□本报记者 姚广义
10多年来,凭着一颗善良的心,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和压力,用瘦弱的肩膀挑起照顾家里3个残疾人的重担。她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感动着丈夫所在的军营。2009年,她被浉河区政府表彰为“文明市民”,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好军嫂”。
她就是浉河区计生委药具管理站职工顾静。如今,说起她的感人事迹,她总是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今年4月份,顾静被我市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组委会推荐为全国、全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候选人。
出生于1968年的顾静,1997年与现信阳军分区干部史大青结婚。1998年12月10日,她因大龄难产剖腹生下女儿。女儿一出生就发现右腿长了血管瘤。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右腿也越来越粗,由于血管瘤血管丰富,血液比别的部位多,发病的时候,整个腿都紫红肿胀,孩子疼得夜夜哭闹,顾静整夜守着几乎都睡不成觉。2001年以后,她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因严重类风湿导致身体各关节粗大变形,行动、生活困难,大哥的身体残疾也越来越严重,照顾3位残疾人的重担全都压在她的肩上。她每天早晨6点起床做饭、烧水、送女儿去幼儿园。买菜回来,她先服侍母亲起床,帮母亲洗漱、吃饭、铺床、叠被、倒尿盆,然后又将脸盆、热水和早餐端到大哥面前。等母亲和大哥吃好早饭,她才去上班。
每年9月份是女儿右腿病情的发作期,白天很正常,就怕夜晚,一睡觉女儿就喊腿疼、腿痒,用手挠,由于凝血差,腿不能出血。一天夜里,女儿睡着时被蚊子叮了,腿部发痒。熟睡的孩子不自觉挠痒把腿挠破了,由于凝血差,血从孩子的腿上不停地滴出,把被子、褥子都染透了。顾静一见这个情况惊呆了,丈夫不在家,她抱起女儿发疯似地往医院跑,医生花一个多小时才止住血。从那以后,为防止蚊子叮破腿,她夏天只能给孩子穿长裤。
为了女儿能早日康复,顾静夫妇四处打听治疗的医院。10年来,她和丈夫跑遍了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济南、武汉等城市的几十家医院,花去医疗费近20万元。为了给女儿看病,顾静省吃俭用,从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一双新鞋,至今穿的仍是结婚前的衣服。每次外出看病,她和丈夫每人随身带着一双布鞋,靠坐地铁和步行带孩子去看病,从来没有打过出租车。
2002年丈夫调到信阳军分区工作后,本想可以给顾静减轻点家庭负担。但是由于军分区人少事多,战备训练任务重,丈夫经常加班加点,很难有时间照顾家庭。2004年年底,搬到军分区家属院居住后,顾静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既要给孩子穿弹力袜,又要给女儿做早饭、送女儿上学,再去给母亲、大哥买早饭,帮助他们穿衣服,然后才赶去上班。邻居们都说:“谁说床前百日无孝子?顾静不但是个好母亲、好妻子还是个好女儿、好妹妹。母亲、大哥生活、行动不便这么多年,送汤送水从没有耽误过。每年365天起早贪黑,不叫苦不叫累,自己支撑着苦难的家庭,一心支持丈夫在部队工作,不容易啊!”。
2007年年底,远在山东的婆婆病危期间,作为儿媳,顾静督促丈夫多次向家里寄钱。婆婆去世后,为减少公公悲痛,2008年年初,她特地让丈夫把年过七旬的公公从山东接到信阳,当时正逢信阳遭遇50年不遇的暴风雪,丈夫整天在办公室忙着收集全市雪灾情况、制定抗灾方案,随领导一起深入雪灾一线组织民兵抗击冰雪,没时间照顾老父亲。她把公公当作自己的亲父亲,不让老人动手干一点家务,每日三餐都把丰盛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经常给老人买酒买烟买衣服买鞋子。老人一住就是10个月,回到老家,逢人便夸儿媳孝顺,比亲女儿还亲。
顾静的家庭处境,也得到了夫妻双方单位领导的重视,信阳军分区领导把史大青作为特困干部,每年对他进行困难补助,减轻其家庭负担。浉河区计生委领导考虑到顾静的家庭实际,尽量不安排她下乡,让她有更多的时间照看女儿和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