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盛 鹏 吴正宇 苏良博)光山县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文化遗迹、遗址300余处,全国、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6处,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诞生地、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
为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文化强县,近年来,光山县以“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为文化引领主题,成立了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智慧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司马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文化产业开发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打响智慧光山特色文化品牌,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依托政府主导投入,为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平台,在城市建设中优先考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将县城黄金地段投资建设了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茶具博物馆等,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每年就接待各类大型演出活动80多次。
打造文化产业载体,大开发展“绿灯”,该县出台政策,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引导一大批民营资本进军文化教育产业,他们先后投资20多亿元规划建设龙山湖文化旅游区、紫光湖湿地公园、豫南民俗文化生态园、司马光酒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成立了司马光文化研究会、司马光历史学会、司马光教育基金会、苏山文化研究院等民间组织,举办了第一届司马光文化学术研讨会、“中日韩天台宗学术对话”国际研讨会,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推进文化企业转体改制,引导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变,该县在投资渠道上,由政府单一投入向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投入转变,把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设19所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负责指导23个村级文化大院,89个乡村图书室、文化室。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强有力的助推,使文化产业迅速膨胀起来,如今,该县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200个,从业人员14000多人,年营业收入3.19亿元,形成了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殊乡就有职业花鼓戏班23个,皮影戏班11个,光州大鼓班12个,民间花会表演队42个,农民专兼职演员2200人,每年演出累计达1800余场,观众达92万人次。
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培育精品生产市场,该县深入挖掘历史题材,大力发展智慧文化产业,制作大型三维启智系列电视动画片《少年司马光》,这是我省第一部以本土历史人物为原型的动画片,填补了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空白;修复、建设了一批文物遗迹,推出邓颖超祖居、净居寺文化风景旅游区、王大湾会议会址等知名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打造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顶椅》等精品剧目;成功举办了邓颖超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司马光砸缸”特种邮票和曲艺剧照——光山大鼓入选特种邮票纪念封首发式,扩张光山文化产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