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时秀敏)今年以来,息县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激励和保障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引才、育才、用才战略,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了强劲的“智力引擎”。
广纳贤良筑就人才洼地。该县从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入手,广纳贤良,以“引才”补“缺才”,全方位激励人才创业。先后出台了《息县引导创业人才投身试验区建设实施细则》和《息县创业人才工作创新实施意见》,鼓励、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试验区建设。建立创业人才专项扶持、奖励基金,先后提供小额贴息贷款2800多万元;对贡献突出的创业人才给予20万元奖励,并授予“息县功臣”荣誉称号;对创业突出的干部给予优先提拔重用,吹响了鼓励各类人才创业的“冲锋号”,进一步激活了各类人才创业的兴奋点。
多措并举培育创业宝地。该县设立回归创业经济园区,建立息县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档案,健全回归人才信息登记制度,通过信件、电话、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多种方式,沟通信息,互通有无。注重发挥27个外建党组织的作用,搭建回归平台,先后吸引1403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创业致富。作为创业人才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息县大学生村干部紧抓发展契机,主动投身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共有93名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创业。
创新机制打造服务高地。为搭建人才服务试验区建设的桥梁,让人才智力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该县创新机制,大力开展“人才服务110”活动,借鉴“警务110”的快速反应机制,“抢抓第一时间、保证第一速度、讲求第一质量”,提供人才服务。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人才服务110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县、乡、村三级“人才服务110”机构,把全县各类人才有效地整合起来,提供政策解答、信息传播、技术传授、疾病防治、法律咨询、科技培训、项目论证等服务。针对服务对象对科技的不同需求,推出专家坐诊、出诊、会诊和巡诊“四诊疗法”的工作举措,切实解决试验区建设中各类生产生活难题。“人才服务110”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0万余份,服务群众5.1万人次,受益群众15万多人,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