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石磊
自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确认后,至今全球已有3400多万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一疾病成为人类谈之色变的“世纪瘟疫”。
抗艾斗争考验着人类的科研智慧,考验着人类的同情心,以及在未知恐惧面前的凝聚力。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可归结为“三零愿景”,即“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这体现了人类在未来抗艾斗争中的努力方向。
任何一种疾病的最终攻克,首先都是科学的胜利。从对艾滋病病毒一无所知,到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离不开全世界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探索,科学界不断取得着微小但却重要的进展:日本研究人员解开了艾滋病病毒增殖所必需的蛋白酶的整体构造,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藏身之处……
如果说这些看似“零敲碎打”的成果,为更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及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那么开发出有效疫苗是控制疫情蔓延的终极之道。2009年,美国和泰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联合疫苗”可将感染风险降低31.2%;今年,进入人体测试第二阶段的西班牙疫苗MVA-B有望弱化艾滋病病毒,使其只能引发“轻微慢性感染”。这些成果驱散了疫苗研发长期未有突破的阴霾,给科研战线带来一丝光明。
与研制疫苗这些只有科学家才能作的努力相比,消除歧视则是人人都可参与的切实行动。但事实上,为艾滋病患者争取人文关怀的斗争十分艰难。美国男孩赖恩·怀特的故事就说明了这点。
1984年,年仅13岁的怀特被确诊患有艾滋病,并被禁止到校上课,歧视、嘲讽、疏离接踵而至。怀特最终通过法律手段赢回正常读书的权利,这场诉讼震动全美。之后数年,这个少年四处奔走,为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呐喊呼号。1990年,在怀特去世4个月后,美国国会通过“赖恩·怀特法案”,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仅靠自身财力无法获得的医疗资源。目前,每年有超过50万的艾滋病患者受益于此。
可怕的是病毒,而不是患者。正如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其网站上所说,不管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如何,作为人,我们都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和权利。
面对肆虐的疫情,能否同心协力、共同抗艾成了人类面临的又一考验。“同心协力”并非空洞抽象,让艾滋病患者都能获得治疗所需的药物,给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发达国家医疗技术先进,卫生体系完善,经济基础雄厚,可以承担防治艾滋病的支出;而贫困国家不仅缺医少药,脆弱的经济也难堪重负。疾病的传播不分国界,人的生命同等珍贵,发达国家对贫困国家的援助是道义和责任所在,艾滋病防治不应出现“两个世界”。
如今,人类携手抗击艾滋病的共同心愿已经上升为各国的政治意愿。第65届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高级别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各国承诺将加大行动力度,于2015年制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病毒的蔓延趋势。
让我们共同期待“三零目标”从愿景变为现实的那一天。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