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从3个方面贯彻落实。

第一,必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从小学1-2年级起,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重在品德启蒙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初中开设《思想品德》,重在良好品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高中开设《思想政治》,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常识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第二,必须打好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把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从德育覆盖领域看,应整体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全面整合德育资源,改进德育方法和形式;在高等学校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从德育横向渗透看,要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发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注重德育与所有教育教学环节联系,深入挖掘各学科蕴涵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抓好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适应青少年群体交流方式,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寓教于健康向上文化活动之中,扩大青少年参与面,丰富学生体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必须把学校德育体系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有机结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要内外衔接,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当前工作着力点,一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青少年德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二是建立教师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密切联络,学校与家庭、社区经常沟通的渠道,整合社会和行业系统资源,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在引导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基础上,让家长和社会承担起加强青少年德育的应尽责任。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学校执行国家规定德育课程计划及各科教学蕴涵德育的成效,评价学校创建文明校园情况;同时,建立校外力量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与制度,考察企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及各类社会资源为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支持与服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