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魏光富)近日,笔者深入新县征兵体检站、心理测试站,再次见证了老区人民参军报国的热情。“我是听红军故事长大的,参军只为像革命前辈一样保家卫国……”家住泗店乡的艾军字正腔圆地道出他当兵理由。“今冬征兵,县里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开展传统教育。在红军精神的感染下,像艾军这样矢志国防的青年在新县比比皆是。红军精神正在这片热土上薪火相传。”该县人武部政委武仲良说。
在诞生过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的红色革命首府新县,红色历史厚重,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360多处。为打牢应征青年从军报国、建功军营的思想基础,该县人武部运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展征兵宣传教育。一是大力唱响《八月桂花遍地开》、《歌唱将军吴焕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让应征青年的思想随着经典歌曲同频共振。二是组织阅读《一代名将许世友》、《大别山劲松》、《血溅青龙场》等红色书籍,使红色革命基因在应征青年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魂。三是聘请老革命、老军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讲红色故事、话革命传统,坚定应征青年参军报国的信念,增强敢于担当的使命责任。四是带领应征青年参观鄂豫皖革命博物馆、拜谒许世友将军墓,零距离追寻革命足迹,缅怀先烈伟绩,激发参军报国热情。
红军精神穿越时空,感召和激励着新县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奉献青春、报效祖国”,“到边疆、到海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已经成为新一代革命传人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