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鹿永建

新华社今天播发《(道德视点)严寒的沈阳,虎妞热持续升温说明了什么》,这是新华社开设“道德视点”栏目的开篇之作。这篇报道给我们一个启示:当良知与最终付诸行动的勇气携手,道德便成为改良社会的真实力量。

为什么一位弱女子被称之为“虎妞”?是因为她在司机被恶人刺伤、众人离散时勇于救助。为什么沈阳大学生“虎妞杨艳艳”救人事迹过去近20天,她名字的热度却没有减少?是因为她的勇气恰是当下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

当公共汽车司机被恶人刺伤时,那些催司机打开车门下车的人不知道应当伸手救助司机吗?当然知道,只是他们的良知被怯懦压制了,这就是当下社会一再出现一些令人悲哀的事件的原因。当杨艳艳独身把司机送到医院时,她没有一丝害怕吗?当然有!当众人下车时她也下车了,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她战胜了人性的怯懦,又返身回到车上,帮助危难之中的司机渡过难关。这种勇气,就是将良知最终付诸行动的勇气。

人人皆有良知,但需将良知变成行动常常需要勇气;人人需要帮助,但首先要有勇气帮助别人;谁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公序良俗道德高尚的社会呢,然而将处于转型期、矛盾多发的中国建设成和谐社会,常常需要公民勇于面对内心和外在的丑恶,需要我们顺从良知的催促行出良善来,需要道德勇气。

这种良知付诸行动的勇气,常常与谦卑的态度相伴。比如当别人把称誉送给杨艳艳时,她想到的却是自己没有力量做得更多。正像她所说:“当司机打开车门那一刻,所有乘客都相拥下车了。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女生,请原谅我没能力去和歹徒搏斗,我能做的就是下车后马上又上车,看看自己能做点什么。”

这种良知付诸行动的勇气,往往也是博爱生长的营养钵。人人有勇气,社会就会形成浩然正气。杨艳艳事后一再说“我害怕当这事过去,大家又开始抱怨社会冷漠”、“如果大家真的感动了,就努力去帮助别人吧。”、“能不能以爱之名,创造一个虎妞时代,把内心的热血释放”。我想她不是要传扬自己的名,而是期待生命影响生命,将道德勇气传递到众人心中。

而“虎妞”的虎气已经在感染和鼓励中国人了,一位网友写道:“当我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聚焦到人们的冷漠时,是否看到了大学生杨艳艳呢?”是的,与杨艳艳同车的人事后如果羞愧,他已在积累自己见义勇为的力量;一位因感动而留言的网友,可能成为出手保护危难之人的好公民;一群怀着崇敬之情传说虎妞故事的小学生,可能就是10年之后的“虎妞”。如此,见义勇为就会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们就能在更高的标准上推进中国道德建设。(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