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领导全国人民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几年来,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界深入研究和宣传科学发展观,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同,形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并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决策部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长期的任务。“十二五”规划明确把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要在以下3个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第一,要抓好深入学习环节,继续提高全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习和实践有机统一,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力量、政策措施、实际能力、自觉行动。
第二,要突出实践特色,继续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出发,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把学习实践活动转化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成效。
第三,要推进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在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根源,着力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和良好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