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颖

也许是姓了梅花的姓,她具有了腊梅凌寒留香的坚强品格,正是姓了梅花的姓,她具备了梅香远溢的高贵品性。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千名骨干校长”、“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羊山新区第十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梅秀波。

她把 “第三世界”发展成为豫南名校

1994年,38岁的梅秀波走进十一小,看着10多户教师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的土屋里,有的教师退休几年了还长期在外租房子,她深深感到了“党支部书记”这几个字的分量。在教师的怀疑和观望中,她一头扎进了工作里。1995年20多户教师喜迁新居。2007年,因为新区建设需要,部分教师住房被拆迁而居无定所,于是她又四处奔波,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协调,在2009年建成了一幢教职工宿舍楼,基本解决全校教师的住房难题,而她却仍居住在几十平方米的旧房子里。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校学生急剧增至1700多人,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十一小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活动综合楼、大门,建起了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舞蹈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整修了篮球场、足球场,建起了新的花坛、文化长廊、水冲式厕所等,使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由人们口中的“第三世界”变成了豫南名校。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讲正气 树新风”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她将“名校、名校长、名师”工程与“青年教师岗位成才”工程紧密结合,实施了“三比二画(话)一文”和“人人有课题”的教师培养工程,如今,在25名党员队伍中,有18名是省市级骨干教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梅秀波的带领下,羊山新区十一小先后荣获了河南省巾帼建功先进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全国“三算”先进单位,全国“六一”计算机表演赛先进单位,全国少先红旗大队,“全国留守、流动儿童千所优秀学校”,“河南省小学德育实践基地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 ”,“河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可谓荣誉满身。

她用行动将爱的内涵丰富将爱的外延延展

“面对外出打工人员与日俱增,流动儿童、留守人口愈来愈多,家庭教育的缺失,我深感时代赋予我新的历史责任,流动不流失,留守不孤守,我要用行动将爱的内涵丰富,将爱的外延延展”。她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少先队、工会,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和优秀家长育子经验交流会,建立“家长代管制”,“家校共育”联系卡,创造性地构建了“学校、社区与家庭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模式。

2008年10月,就在教师住宅楼即将竣工的时候,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梅秀波病倒了,“宫颈癌”这个恶魔悄然而至,为了工作,她隐瞒了病情。转眼已到2009年1月,在她需第三次住院化疗时,迫不得已的她才将病情告诉了组织,并一再嘱咐几位副校长不要告诉其他老师,不要去探望她,认真做好期末复习等多项工作,不能因为她的生病而影响学校的工作。2009年4月,经过四次化疗与治疗后,她的病情趋于稳定并逐步康复,但虚弱的她一听说麻疹、手足口病和H1N1流感等春季传染病盛行时,就立即走进校园、走进教室,严密部署防控工作。

如今,她仍坚持与教师们一起探索、研讨,亲自承担了河南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以大无畏的精神,创造着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