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音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已经从上到下在各地普遍展开,一篇篇来自基层、丰富多彩的报道,让广大受众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很大鼓舞。
基层是落实党与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第一线,那里的建设状况与人民生活状况,是国家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来自基层的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以新的作风走向基层的记者,无疑应当着眼全局,尽可能多去一些基层单位,既要采访城市,也要采访农村;既要去经济发达地区,也要到边远的贫困地区走走。俗话说:“多见者博,多闻者智”,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读者们能多读到一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基层真实生动的报道。
过去有些记者偏爱到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采访,去偏僻贫困地区采访的人比较少。当然,那些经济比较发达、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地区和单位,应当大力宣传报道,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发挥示范推动作用。但是,对一些贫困地区和相对后进的地区和单位,也不可忽视,应当把它们纳入走基层活动的范围。记者应当满怀热情地到这些地区走走,深入采访那里的变化和困难,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呼声,为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走向富裕,出一份力。
其实,那些贫困地区和发展相对后进的地区,虽然目前还比较贫困,但人民的智慧并不“穷”,他们既有改变现状的渴望,也蕴藏着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只要把各项工作做好,群众智慧一旦释放出来,就不难摘去贫困帽子。安徽凤阳县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还是个著名的贫困县,后来该县小岗村农民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但完全改变了本村的贫困面貌,而且为推动全国农村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广小岗村经验过程中,那些热情支持并作了有力报道的记者,显然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就是说,在有些贫困和后进地区,往往也有“富矿”,即可贵的经验与创造。开发这些“富矿”,记者无疑负有重要责任。这些年来,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工作取得了极大成就,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到基层去,采访报道这方面的成就与经验,不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吗?
党中央与国务院一直深切关怀贫困地区的人民,千方百计加强扶贫工作,逐渐缩小贫困面。在这次“走转改”活动中,记者们有责任把党与政府的期盼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到贫困地区走走,深入采访,报道他们与贫困作斗争的感人事迹,多听听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真心话,在加快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这件大事中,尽一个记者的职责。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