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俗话说,“真心换真心,八两换半斤”。过去有十六两等于一斤的秤,八两就是半斤。故而,这是一种对等的“交换”,其“交换”的核心是诚信。商业如此,人情世事亦然。这是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虽然古老而“死板”,倘若大家都能有效遵守,社会秩序还算是好。然而,就是这种不高的基本要求,却被现实中一些龌龊的思想和偏激的行为所击碎。“八两”不但“换”不到“半斤”,甚至会遭致倒捞一耙的恶果。
当“彭宇案”、“许云鹤案”接二连三发生,而大家正为“扶不扶”讨论得不可开交之际,刚刚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又给正在寻找道
德“噱头”的人们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为什么“小悦悦”遭到汽车两次辗轧而无人救助?为什么当18个冷血看客麻木之时,而只有拾荒老人去施救“小悦悦”?其实,无非是“形”不似而神相同而已,那就是诚信缺失所致的怕真心换来恶报。此类事件虽为极端个案,却可窥见社会道德滑坡之一斑。
事实上,社会诸多领域,从食品安全的屡屡危机,到公权的频频失范,几乎都与“诚信缺失”有着本质上的渊源关系。比如个人诚信缺失的假话、假文凭、假证件、假发票、假彩票、假广告;企业不讲诚信的合同违约、恶意欺诈、制假贩假;政府官员诚信缺失的贪污腐败、形象工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教育诚信缺失的课堂一套课余一套,校内一套校外一套……这并非危言耸听。近期,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相当突出,人民群众十分不满。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诚信问题何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因为,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道德好坏与否,不只是个人问题、群体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诚信缺失,则市场规则不立,欺诈盛行;人与人不能相互信任,“老实人吃亏”流行;学雷锋的学费日益昂贵,加大积德行善成本;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得逞,影响社会稳定。诚信不立,则人心不定、社会不稳、家国不兴。可以说,诚信是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美国哈佛大学的MBA学员在毕业宣誓的誓词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将以最正直的方式行事,以符合道德规范的方式从事我的工作”。以诚实做事,以守信做人,是人立于世间的根本。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守信以立诚,真心换真情。俗话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我们需要弥补的不是空头的高尚,坚守的也不是虚妄的伟大,而是具体实在的相互信任和同心同德,是点点滴滴的“八两换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