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我国唐代以努力学习民歌著称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诗人,又是杰出的散文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家庭条件很好,本人具有丰富的知识,懂得多种与文学有关的姐妹艺术。杜甫说过:“男儿须读五车书。”刘禹锡读的书够得上这个数目的。他通天文,会书法,懂医术,可谓多才多艺。

刘禹锡和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科,并结为好友。韩愈有诗叙述说:“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从中可见韩、柳、刘这三位杰出的文学家之间的关系。

顺宗时,刘禹锡等参加了王叔文革新运动。革新运动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柳宗元、韩晔、韩泰先被贬为边远州郡刺史,接着又与韦执谊、陈谏、凌准、程异一起贬为边远州郡司马,史称“八司马”。刘禹锡被贬谪十年,四十四岁那年三月,被诏回朝,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诗曰: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郞去回栽。

看花是唐代长安的风俗,长安居民,“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耻玩为耻”。刘禹锡和几位老朋友到玄都观看桃花,本是很平常的事。这首诗前两句对长安看花的盛况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后两句用幽默的语言写一时的感慨。整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看花,实际上是以“桃千树”隐指作者被贬后朝廷提拔的新贵,对他们显赫一时、不可一世表示极大地愤慨和不平,一个“栽”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暗示娇艳一时的“桃花”必将凋谢,得势一时的新贵们好景也不会长久。这首诗的隐喻是很委婉的,执政者却以此为把柄说该诗“语涉讥刺”,因此,刘禹锡不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地方,开始在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后经丞相裴度的陈谏改在连州(今属湖南)。就这样,刘禹锡又过了14年的贬谪生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白居易、张籍等著名诗人,丞相裴度及白居易的消极退隐思想对刘禹锡有一定影响。这时,他头脑中也潜伏着知足常乐的思想,在《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诗中他写道:“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和陶醉,在销蚀他的战斗意志。

由于他一贬再贬,才能得不到施展,其精神的创伤也很难平复,他的有些诗篇仍隐隐流露出内心的不满情绪。如《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郞今又来。

这与他十四年前写的《戏赠看花诸君子》比较起来,题材相同,题旨也一脉相承。作者巧妙地选取了“桃尽”、“苔生”、“菜花开”这些景象,描绘了玄都观的破败和萧条景象,然后用一问句——“种桃道士归何处”,极尽幽默之力嘲讽了曾得势一时的大官吏的失势。作者以胜利者的姿态表现了得胜时的喜悦心情。

刘禹锡的这两首诗展露出他不屈的意志和品格。写诗者言之有物,解读者也必须弄清诗人写诗时的社会、思想背景,否则是很难探知诗意的奥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