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阁是谁?了解她、认知她的人越来越多。我对她的认知,是我在给她写传过程中开始的。
2001年11月,我到浙江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结识了上海社科院的潘颂德先生,交谈中,他了解到我是信阳人,就与我讲到他所里河南信阳籍赵清阁的往事,他很崇敬赵清阁,赵清阁去世后,他为赵清阁作挽联曰:“七十年创作生涯,清流笛韵,遗爱长留人间;五十部文学作品,翠阁花香,文名永垂青史”,高度概括了赵清阁一生历史。处于对现当代文学的热爱和对家乡文人的特殊感情,我决心为她作传。在对有关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了解到:赵清阁,1914年出生于河南信阳,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1999年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著名女作家。柯灵先生把她与丁玲、石评梅、白薇、沉樱、谢冰莹、杨刚、萧红、罗淑、草明、罗洪等同列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二代女性作家中的代表。然而,赵清阁却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而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一株鲜艳的奇葩,一道亮丽的风景。
她当过记者、编辑,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多才艺,貌俊美。20世纪30年代,她独闯上海,成为最年轻的女编辑;在抗日烽火中,她创办了第一个以宣传抗战为主要内容的纯文艺刊物《弹花》;她第一个把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改编成话剧剧本。在抗战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以宣传抗战、歌颂民族团结的作品,其剧本《桃李春风》(与老舍合作)、《此恨绵绵》等被搬上舞台,轰动山城重庆;她数十年笔耕不辍,涉猎诗歌、剧本、小说、散文等各种文体,其著作50余部,约300万字。她编辑出版丛书、报刊数十种。她根据民间传说、古典文学改编创作的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杜丽娘》,一版再版,印刷数高达50多万册;20世纪末,她又出版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英汉对照版。1985年,她改编的《红楼梦话剧集》出版,冰心先生在序言中给予高度评价:“她把社会上不公平不合理的黑暗生活,和多难的国家命运,以及自己的坎坷道路联系起来,以文艺为武器,不断地写出了揭露人民疾苦和激发爱国思想的作品。几十年来,她写了许多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红楼梦》话剧本不过是她的创作的一部分……这在当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1986年,在哈尔滨召开的国际红学研讨会上,赵清阁作为红学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获得荣誉著作奖。她晚年,撰写并收集整理出版的五部散文集,真实再现了她一生与诸多文艺家交往所建立的真挚的友谊,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史添加了一道艳丽彩虹。
她是齐白石、刘海粟得意弟子,其绘画典雅、清新、脱俗;她是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洪深、阳翰笙、梁实秋、傅抱石的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其诗文声情并茂,朴实感人;她与冰心、陆小曼、凌叔华、方令孺、谢冰莹、凤子、陆晶清、安娥、沉樱、苏雪林、王莹等诸多女作家亲如姐妹,情同手足。鲁迅、许广平、周恩来、邓颖超给予了她亲切的关怀和真诚的呵护。
在重庆,她宣传抗战的业绩受到国、共两党的青睐。20世纪40年代初,她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帮助过生活困难的洪深、阳翰笙、茅盾、张天翼等;她奉命掩护过董必武和日本共产党作家鹿地亘,躲避了国民党特务的追捕。解放前夕,她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写信给在国外的好友老舍、冰心、王莹,敦促他们尽快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她是文学家,也是文学活动家。在许多大师的作品中你都可以看到她美丽身影。郭沫若称赞她:“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田汉称赞她:“从来燕赵多奇女,清阁翩翩似健男”、“敢向嘉陵寻画料,弹花如雨大河南”;茅盾曾写长诗《清阁歌》相赠,其诗首句赞曰:“黄歇浦边女作家,清才绮貌昔曾夸”。据我所知,傅抱石专为她画的仕女图就有3幅,另有山水画幅、人物扇面等;洪深曾与她合写过电影剧本《几番风雨》,齐白石、刘海粟、徐悲鸿、梅贻琦、张恨水、梁实秋等赠画、题字,乃书画中珍品;老舍对这位“清弟”更是情有独钟,赞叹不已,1961年6月,他寄赠:“清流笛韵微添醉,翠阁花香勤著书”条幅,向赵清阁祝贺生日。她独身一生,而无怨无悔。她对中国的出版、电影、小说、戏剧、散文乃至诗歌创作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她被人误解,遭到极不公正的评价和不公正的待遇,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一些文学史家称她为“反动文人”。在她晚年,幸赖邓颖超、茅盾、冰心等亲密朋友的关心,她才过上了幸福、安静的生活。进入20世纪90年代,她相继把珍藏一生、价值连城的字画、书信手稿全部捐赠给了国家。1999年11月,这位“带有北方的豪爽,但不显露,兼又糅合了南方的温馨”(赵景深语)的女人,以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走完了丰富而多彩的一生。
赵清阁走了,她带走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过4年努力,拙著《锦心秀女赵清阁》(2005年6月出版)终于面世。我放下笔来,仔细品味赵清阁一生,却给人几分苍凉之感。她交往是丰富的,但她内心却是孤独的。她晚年的绘画作品中一只鸟、一个人的画面很多;她也常常在诗文中流露出这种孤独。1984年12月20日,她有词曰:“五十年艰辛奋斗,漂泊一孤舟,几番恶浪险沉舟”;1999年春节,赵清阁自书春联也透露出这种孤寂:“孤帆隐泊江城畔,长忆清流慕圣贤”。在她的词作《浪淘沙·雪夜咏怀》:“粉蝶舞窗前,逸志翩翩,极目银镶地连天。梅放冷香人欲醉,意趣陶然!夜静更春寒,老病恹恹,烹雪赏花度残年。浮生若梦得三昧,止水心安”中,似乎可以窥探出她寂寞难遣的些许消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一生未嫁,这里自有其玄机,而她一生确有很多议婚论嫁的机会,她却独守香闺。她感情生活的另一面,只能等待一些史料面世那一天,人们才能解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