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这一片红 红得纯净

为民形象在纪检工作创新中提升

创新是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活力的必由之路,是塑造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务实和清廉形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新县以红色廉政文化为根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严格国土资源和建设领域招拍挂制度,持续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大力实施干部选用“双议双推双考”制度,公开公正选人用人,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保障了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拒腐蚀、永不贪。

着力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构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现在,1个高标准的县级综合性行政服务中心、1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05个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遍布新县大地。一些群众发自内心地说:“我们到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真方便,不求人、不送礼就能把事办好!”

创新效能监察方式,探索建立涉企收费“一费制”,全面实施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零阻碍”服务制度,破解优化环境中的“梗阻”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新县产业集聚区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宾利皮业、福新特钢、华隆茶业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违纪案件,真正把“小案件”办出了大成效。今年7月,新县纪委查处了吴陈河镇陈洼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刘某虚报冒领农村低保金案件。之后,县纪委针对此案中反映的问题,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农村低保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共对1.1万户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了清查,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对象1033户,查处案件2起。在此基础上,县纪委监察局举一反三,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惠民资金“一卡通”发放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新县通过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了反腐倡廉建设,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执政为民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涌现扎根山村、默默奉献的周河乡毛铺村党支部书记彭广爱,恪尽职守、一心为民的苏河镇新光村党支部书记钱运长等一批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全县上下呈现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良好局面。

这一片红 红得精彩

干事创业在加快老区崛起中彰显

传承历史,红色文化成为新县的集体记忆;发扬传统,红色精神成为红城的永恒经典。新县党员干群在继承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凝心聚力,迎难而上,逢先必争,逢一必夺,干事创业已成为老区人民的一种追求,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新县立足县情实际,注重以红色历史和将军文化引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劳务富县”的发展战略,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工业经济初具规模,羚锐、康畈、九龙岭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如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20家发展到如今的62家,增加值5年净增11亿元,增长了3倍。生态经济方兴未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3.9亿元,林木覆盖率74.4%。文化旅游红红火火,统筹整合红绿旅游资源,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6个,年均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旅游相关收入是2005年的2.6倍。涉外劳务享誉全国,全县常年在国外务工保持5000人以上,5年累计创外汇2.68亿美元,成功争取建成全日制大专——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连跨30亿元、40亿元、50亿元三个台阶,5年净增30.9亿元,县域经济实力在全省位居46名,年均增长12.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年净增7221万元,年均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净增5882元,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净增2274元,年均增长12.9%。新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旅游名县等国家级荣誉。

成绩不胜枚举,精神永昭后人。革命先烈在新县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的光辉足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继续激励全县干群奋发图强,实干创业。

这一片红 红得温暖

发展成果在爱民惠民利民中共享

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有这样两件国家一级文物:红军公田碑和抄写有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的土墙。历经岁月沧桑,这两件文物仍真实地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党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宗旨。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新时期,新县秉承党的优良传统,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关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新县在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叶林小区、艾洼新区、康畈新区相继建成,红星街、向阳东路及首府路市场改造和城区35条背街小巷综合治理顺利完成,叶林大桥、橡胶坝等重点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县城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7万市民受益。如今的新县,路更宽了、河更美了、园更绿了、城更靓了,新县更新了。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5年来,新县累计投资2.3亿元,建成了新县高中分校、三中、宏桥小学和新星幼儿园,完成一中、一小、中心幼儿园整体搬迁,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在全省率先提前4年普及高中教育,先后荣获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县、省义务教育先进县等称号。

社保是民生之依。加快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县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5万农村人口老有所养;完善低保制度,城镇低保达到8335人,农村低保对象增至12996人;落实五保供养制度,新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6所,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0.31%。稳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2.7%;新建改建乡级卫生院4所,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69个、乡级计生所3个,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住房是民生之本。新县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达到1257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100户农民得实惠;建成13个农村新型社区,1800户农民喜迁新居,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城乡居民已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正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今日新县,老城与新区竞秀,城市与乡村争辉,为民与惠民俱实,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文明幸福新县绽放异彩。

硝烟已逝英魂在,红色精神永相传。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大地红色文化作为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图腾,必将深深扎根老区干部群众心中,激励老区人民把文明幸福新县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