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这些惠民利民的文化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正在广大农村蓬勃兴起,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笔者近日在部分乡村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对农村文化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利用的现象,一些文化设施由于无专人管理,或者群众不会用、不乐用,不少设施成了无人问津的摆设;文化大院没有文化活动;农家书屋的书籍种类单一、“货不对路”,借阅者了了;有的农家书屋甚至长期“铁将军”把门。对此,群众颇有微词。
笔者认为,造成农村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有三:其一,投入不足。目前虽然大部分乡村都建了数量不一的文化设施,但在数量和质量上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是一些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文化建设这一惠民工程纳入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建设资金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其二,管理欠缺。对现有的文化设施,一些地方由于存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文化宣传工作环节薄弱等问题,致使农村文化设施、设备利用率低甚至闲置。其三,组织不力。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缺少活力,主要是由于缺少村民文化活动的组织者,造成文化场馆挂牌时热闹一阵,过后门庭冷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从现实看,在广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施,进一步激发农民朋友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充分调动其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已经成为一个紧迫课题。在这方面,我市平桥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有效发挥全区19个乡镇图书馆的益民作用,该区从大学生村官中挑选热爱农村文化事业、组织能力强的人才,到专业院校进行岗前培训后,充实到乡镇图书馆管理员的队伍中,使之成为引领农民读书的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不断充实图书种类,调整图书结构,较好地满足了农村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使乡镇图书馆的利用率得到不断提高。
据报道,北京市通州区和延庆县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探索出聘请“书屋管家”、建立专职文化资源管理员制度等成功经验,使当地的农村文化管理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即文化设施从“建得好”向“用得好”转变,文化设备从“不会用”向“熟练用”转变,文化活动从“无人组织”向“广泛参与”转变,有效地盘活了农村文化资源,激活了农村文化活力。
看来,只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真正把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当作事关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大事来抓,农村文化设施一定会“活”起来,农村文化事业也必将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