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正国 赵雪峰

10月22日,星期六。阳光出奇地好。

站在九龙岭最高处,王声永手拿一本厚厚的生态农业开发示范区规划书,望着远处小潢河岸边的村落、绿林,兴奋地对记者描绘着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宏大图景——

“你刚才到过的游围孜村至李榜村一线,在将来的三五年里,将是淮南猪示范养殖场区和农业观光旅游区;那边的华湾村钟咀至李榜村段将建成饲料加工、猪肉屠宰分割加工和包装冷储基地。到那时,示范区内的淮南猪养殖、加工规模将在10万头以上。”

王声永口中提到的淮南猪俗称“黑猪”,在新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群体数量较大的地方优良猪种,具有繁殖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优良、遗传性能稳定等优良特性,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食品。文科出身的新县浒湾乡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王声永,近些年却对养殖淮南猪着了迷。

我市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后,王声永响应新县县委、县政府号召,第一个报名到农村一线领办企业,从此和淮南猪铆上了劲,并依托亲戚合办的养猪场,联合16个淮南猪养殖农户,率先在九龙岭创办了“花明淮南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200多户农民共同发展养猪业。同时,他整合资金2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00亩的淮南猪推广繁育基地,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管理,对散养户实行种猪供应、饲养管理、饲料供应、兽药配备、卫生防疫、对外销售“六统一”。合作社成立不到一年,他们饲养的淮南猪就成功打入信阳市肉类市场,并加入到信阳科农生物有机农场产品直销超市经营,与经销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顺利销售了第一批商品猪180头。

“保护和推广淮南猪这一地方名优品种,作为淮南猪原产地的新县义不容辞。”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花明淮南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量逐年攀升,养殖示范基地已发展到4个,存栏种猪达到了500头、商品猪也达到了数千头,产品已远销到郑州、武汉、信阳等大中城市,但王声永仍认为这还是“小打小闹”。他告诉记者:“山东一客商打电话来一下子要签订2万头商品猪的购销合同,就因为没那么多货源,我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在今年4月份,由王声永任总经理的新县花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县里较有实力的宏桥实业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年产10万头淮南猪产业化项目”合同,由宏桥公司投资1.5亿元人民币,实施淮南猪种猪繁殖推广、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猪肉屠宰及肉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

“项目建成后,年可创利税3000万元以上,可带动上千农户靠养殖淮南猪致富奔小康。到那时,新县淮南黑猪将会走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甚至走得更远。”说这话时,王声永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