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正宇 苏良博)近日,光山县与苏州市政集团签订了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决定在光山兴建现代农业示范园,示范园以斛山乡为核心,辐射弦山街道、砖桥等乡镇,规模面积10万亩,一期占地1.5万亩,以种植、养殖、加工、观光农业为主体,产品直供苏州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获得河南省产粮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称号的农业大县光山县,靠政策和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走出了一条“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道路。
主导产业规模不断优化升级。该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在稳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实施多元结构转变,构筑起“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的种植格局。如今已逐步构筑起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格局,以五岳、泼河、龙山、陈兴寨四大水库灌区和312国道、寨新路、光马路、光白路沿线乡镇为主体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以晏河、凉亭、白雀园、泼陂河、南向店、文殊等南部浅山区乡镇为主体的茶叶生产基地;以槐店、文殊、仙居、马畈等丘陵地带为主体的6万余亩优质油茶基地已经形成。据统计,2010年,该县粮食播种面积109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60万亩,粮经比例缩小到1.8:1。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该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带动、品牌提升”的工作思路,通过强龙头,建基地,抓市场等多种手段,有力的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形成了粮食、油菜、脱毒红薯等种植生产、羽绒加工、无公害蔬菜生产八大产业基地;同时大力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县现有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11家、县级龙头企业35家。各级龙头企业共建有生产基地27.6万亩,通过订单生产、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与5.2万户农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并辐射带动近10万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专业市场已形成规模,如今该县农产品市场发展已到30多个,其中专业农产品市场10余个,位于白雀镇享有全国第三大茶叶专业市场声誉的大别山茶市;被国家商务部批准为全国“双百”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官岗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数一数二的羽绒及系列加工产品集散地光山县羽绒大市场等经营红火。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目前,经工商登记注册的有382家,入社社员3.7万人,带动农户数10.6万户,成立了光山县农民专业合作总社,组建了各类联社7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30家,拥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1100余台(套),已建立规模化育秧工厂4个,可满足该县10万亩机械插秧育秧需要,占该县水稻播种面积的12%以上。
农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该县重点建立并完善了农技推广应用、农机推广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农村沼气建设与管理、农业灌溉及防洪除涝服务等6大服务体系,组织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殖场、大户等,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建立了包村联户制度。已初步形成了“县有农技推广中心,乡有技术服务站,村有农技服务网点,组有技术带头人”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先后开播《农民科技园地》和《农民之友》等栏目200余期,真正把现代农业科技送到农民手中;同时利用“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和科技服务团活动开展科技服务,促进农业发展,利用县统防统治大队拥有100余台套先进植保设备,先后开展统防统治100余场次,完成统防统治面积120余万亩,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污染,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