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耀兵
通 讯 员 刘 倩 吴成国
“我是来自河南省固始县的农民工,在北京打拼多年,个人的日子过得好点后,只是想帮帮还很困难的打工老乡,没想到家乡领导这么看重我!”固始县总工会驻北京丰台区维权办事处主任刘祥说出这话时略显腼腆。
2010年3月3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专程到北京看望农民工时提出“四种河南人”的精神,对河南籍在外创业人员给予了高度评价,听到刘祥这句话,笔者不由心中一动,眼前一亮,端坐眼前的39岁的刘祥,不正是卢展工书记总结的“四种河南人”的典型代表吗?
我本普普通通 当行踏踏实实
“离开家乡爹和娘,背起行囊走四方”。1991年,年仅19岁的刘祥,带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淘金的梦想,从老家固始县分水亭乡朱庙村来到首都北京,决心要干一番事业,把梦想变成现实。来到北京之后,他干起了帮别人配送食品调料的工作。在这期间,他虚心好学,细心了解市场行情,并摸索出经验。随后辞去工作,从老家借贷3万元,自己做起生意,当上了小老板。从此,他本着“诚信第一”的理念,生意越做越大。随着北京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刘祥在原有经营的基础上,又拓宽了经营思路,他看准了环保市场,在如何保护首都的生态环境上动起了脑筋,并主动与丰台区有关部门和大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署了“闲置”土地承包使用协议,建起了两个万米仓储和一个旧货市场。2003年,他又注册了北京“京豫启祥商贸中心”和北京“天安祥达物资有限公司”,2005年春,建起了48间商业门面房并投资100万元建立了“北京泊洋洁洗浴中心”,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司总经理。目前,他的公司主要从事租凭、物流、仓储、洗浴等业务,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年纯收入近300万元。
早已不畏艰难 一身侠肝义胆
在外闯荡多年,经常遇到有些老乡讨不到工资、有些找不到活干、有些小孩上学找不到学校……这一切,刘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4年6月,他主动请缨,担任了固始县总工会驻北京丰台区维权办事处主任。7年来,刘祥共为370多名农民工解决了孩子入学问题,帮助农民工讨回欠薪2200多万元。2005年夏天,固始籍农民工胡明中患阑尾炎,为了节省医疗费就赶回老家做手术,路上差点穿了孔,医生说他捡了一条命。这件事对刘祥触动很大。当年年底,刘祥积极向信阳市、固始县两级政府汇报,并建议将“新农合”政策送进城,尽快解决农民工就医难、就医贵问题,得到市、县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2006年4月将北京长峰医院作为信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定点医院。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专程来到北京长峰医院,为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首家定点医院挂牌,并亲切看望住院农民工。
“侠肝义胆也有柔情时”。多年来,刘祥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每次回老家都会悄悄地去看看那些在老家的贫困户、五保户和孤寡老人,有时是几百块钱,有时是送点米、面、油之类的生活用品。今年“七一”期间,刘祥还专程回老家为分水亭乡27名贫困党员每人送去了500元慰问金。据不完全统计,刘祥已累计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30万元。
“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出台,我们河南人勤劳致富的底气更足了,请你向家乡父老捎个信,我们农民工不会给家乡丢脸,我们的明天会更好!”省人大代表刘祥自豪地对笔者说。是呀,卢展工书记带着深情专程到北京看望农民工时提出的“四种河南人”的精神,在刘祥身上得到真实的体现,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要实施,像刘祥一样怀揣梦想,外出打拼的河南农民工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