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0月20日电(记者 双 瑞)“红旗渠精神并不是暂时现象,而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就在国人血液中流淌。”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连文这样表述他对当代红旗渠精神的看法。
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撞击着河南高校师生的心。河南大学2008级学生李梦龙感觉“不可思议”,正处于毕业躁动期的他和周围很多人一样,很难有耐心阅读长篇文章,但是他却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亲切感和动力”。
李梦龙老家在襄城县,靠近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平顶山市。平顶山1957年建市,上世纪50年代,李梦龙的爷爷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平顶山建设大潮,小学四年级毕业的他靠着扛沙袋一步步打拼出来,一个人养活十几口的大家庭。他教育儿孙们:“踏实肯干,走到哪都不怕!”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让李梦龙对“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红旗渠精神体会尤深。四年的大学生活接近尾声,李梦龙说他真正的大学将从社会开始,“红旗渠精神是民族财富中闪光的章节,我们应该发扬前辈遗风,不怕从最苦最累的地方干起,争取修出自己心里的红旗渠”。
上世纪60年代,林州十万大军战太行,历时10年修通“生命渠”,引来“幸福水”,一代林州人献出了奋斗的青春。红旗渠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命名为“青年洞”,就是为了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
郑州大学网络新闻专业学生党昊祺认为,不畏艰难、勇于改变现状的红旗渠精神不正是我们青年人要传承的吗?其实哪一代人的青春都是一部奋斗史。“我们都需要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每个人的姿态应该向上,寻找自己缺失的东西。”
1992年出生的周含露是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她提到自己的高中同桌是林州人,一贯吃苦耐劳,同学们都以为他家庭贫困,后来了解到并非如此,只是父母从小教育他艰苦朴素,大家都很受震动。
红旗渠是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个教育基地。赵连文说:战天斗地、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感动了一代人,但近年来有被淡忘的痕迹。新华社记者走基层、重新加以挖掘,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好举措,对青年学生尤其是“90后”有教育引领作用。
“她等你带回城里的种子,在山上种下外面的神话。”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这样深情吟唱。如今,红旗渠精神已凝结为思想火种,走出太行山,激励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