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如何按照创新驱动、科技进步的要求,走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非常重要。本文旨在对信阳农业科技的创新战略进行分析。
信阳农业技术的发展转型
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战略是促使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稳定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要充分利用试验区建设的优势,先行先试,加快推动信阳农业走上技术密集、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凸显的现代化之路。
轻简化、优质化是技术转型的主要方向。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成为农民最主要的追求,生产轻简化成为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轻简栽培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优质化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是技术转型的主要推进手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自己的生产过程细分后予以外包,各地呈现由专业化组织进行代播、代种、代管、代防、代收的社会化服务趋势,发展季节或环节的规模经营。规模经营,带来对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急迫需求,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向轻简化发展的过程。
信阳农业科技的创新战略
未来10年至15年,信阳农业科技将主要围绕三类技术开展自主创新。
研发农艺与农机相协调的主导性技术,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由育种、栽培、耕作等农艺技术为主的传统生产体系,向农艺与农机并重、农艺服务轻简生产方式转变,建立农艺与农机相协调的生产技术体系。要突破主要农产品关键环节的机械设备和配套农艺技术,加强技术集成,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机械化,努力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研发低耗高效的新设施,逐步实现设施的环境可控化、装备智能化,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设施化生产水平;研究实时精确监测、智能决策、智能作业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
研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的支撑性技术,稳步提高土地产品产出率。信阳提出到2020年,全年粮食亩产达到950公斤的奋斗目标。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要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大力培育超级种、优质种、特色种,实现高产、优质、多抗的有机结合;研究集成适应不同生产、生态条件及种、养模式的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优质与高产、增粮与增收的统一,以收稳粮、以收增粮;研究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研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持续性技术,显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要大力研究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寻求紧缺资源的替代品;在农业节水、节肥、节药降本增效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提高水、土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地力培育、清洁生产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缓解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