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至,相伴登高,遍插茱萸,寄托相思,感恩亲人,数千年传统,延续不息。
不过,在延续传统之余,我们还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自觉的行动、更人性化的情怀,来谈论敬老这个话题,更加理性和迫切地认识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
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接近2亿人,老龄化程度愈来愈明显。这表明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福利增强了;但考察一个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还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老人多而长寿,寿而常乐,老年朋友都能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基于此,我们旧有的一些敬老观念和做法就得改改了。敬老不只在重阳,节日期间,看望老人,组织活动,送钱赠物,嘘寒问暖,这当然必要,但千万不要只当做一阵风,风过无痕,更不要把敬老做成“秀场”。重阳不常有,而敬老之念应常怀在心,敬老之举应常践常新。
除了给予老人物质上的关怀,笔者以为,精神层面的敬老更重要。无论是空巢老人,鳏寡孤独,贫寒老者,或是我们的至爱双亲,都需要精神的慰藉与依靠,需要晚辈的尊重与抚恤,需要填补心灵的寂寞与空虚;越是年老,这种需求越强烈。因此,在赠予物品的同时,别忘了陪他们聊聊天,带他们四处走走看看,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举手之劳,做到并不难,难在大家都这样做,坚持不断地做下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愿诸君常记之。
◎城市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