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耕地的老农对身后焚烧秸秆冒出的滚滚浓烟已经习以为常了。 |
图为东铺乡一位妇女正在点火焚烧秸秆。 |
□本报记者 郝 光
10月10日清晨,早起的人们发现,整个信阳城市都被浓雾笼罩。“本来我想起早去公园锻炼,结果刚起床就发现外面不但有大雾,而且还有一股呛人的烟味,这是不是跟这几天电视上报道的农村大量焚烧秸秆有关呢?”一位健身爱好者因为烟雾太大而放弃了晨练选择呆在家中。这场大雾持续到晚上仍然没有散去。
记者了解到,早在10月8日,河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在一天之内两次对当日全省秸秆焚烧情况进行了通报。省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8日16时39分全省监测到火点77个,其中信阳市共有火点33处,秸秆焚烧火点主要分布在息县、淮滨县、固始县等地,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对秸秆禁烧不力的信阳等四地市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所在地政府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信阳市政府紧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将禁烧秸秆工作作为市、县、乡三级近期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各县(区)立即明确一名主要领导牵头主抓此项工作,并实行“日通报”制度,并从环保、农业、林业、公安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五个执法督查组,分赴5个秸秆焚烧现象较为严峻的县区进行督查。
通报批评和电视电话会议对各县区遏制焚烧秸秆行为是否有效?10日下午,记者沿着312国道对部分乡镇进行暗访。出了中心城区后,大雾渐浓,坐在车里仍然能感受到窗外空气中有焚烧秸秆产生的烟味。在五里店镇,记者看到远处的农田上方都沉积着灰色的烟雾,远处不时还有秸秆燃烧后升起的阵阵余烟。来到楠杆镇,空气中烟雾更重,能见度也降低了。在楠杆镇田堰村,记者看见一个老农牵牛正在已经焚烧过的稻田里翻地,而他身后的稻田正在焚烧秸秆,滚滚浓烟中不时窜出长长的火舌。记者问他知不知道不能焚烧秸秆时,他一脸茫然:“不知道,从来也没人说过不让我们烧啊!”进入东铺乡,公路两侧焚烧秸秆的场面非常“壮观”,随处可见被烧黑的稻田,用“狼烟四起”来形容绝不过分,我们开始还能数数有几处,到后来就数不清楚了。此时的烟雾不仅仅是呛人了,眼睛都被浓烟刺得生疼。来到孙庙乡,记者却意外地发现基本没有正在焚烧秸秆的现象,有的也都是几天前烧过的旧痕。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局部地方,但是还是能感受到不同地方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有没有真正贯彻到实处的差别。
秸秆还田既能杜绝大气污染,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为何焚烧秸秆依然禁而不止呢?通过走访,记者也了解到,除了是群众常年养成的焚烧习惯,还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缺乏劳动力也是制约秸秆还田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把收割后的秸秆打碎还田不但增加体力负担,还多增加一笔开支。记者建议有关部门增强日常监管外,是否能出台优惠政策给群众一定的补贴,引导群众自觉做到秸秆还田,改掉多年焚烧秸秆的陋习。
相关链接:
焚烧秸秆的危害
1.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在夏秋季节,尤其是在每年的6月至7月份,为了尽早完成水稻的种植,农民将大量的废弃麦草直接在农地里焚烧,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CO、CO2和SO2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机场每逢农作物收割季节都深受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有时机场能见度低于400m,严重影响机场航班正常起飞和降落,一旦导致事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3.形成新的火灾隐患。近年来,秸秆露天焚烧导致火灾事故频频发生。据相关资料报道,河南省每年因燃烧秸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在麦收期间,由焚烧秸秆引起的火灾占火灾起数的大部分。据浙江宁波环保部门统计,收割季节每个月因垃圾和秸秆焚烧的投诉案例占全部投诉案例的10%~20%,秸秆焚烧投诉案例明显上升,无论从环境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这一现象都存在潜在危害,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