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 磊 通讯员 张俊峰)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浉河区金牛山办事处结合实际,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文化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等改革重点,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取得了新成效。

专业合作注新力。该办事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引导辖区农民登记注册专业合作组织17个,涉及资金互助、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土地流转等多个领域和产业,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6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金牛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立足于金牛山千亩老茶园,主要从事生态无公害茶叶种植、炒制的合作社。两年来,该合作社硬化环山道路5公里,栽植景观花木10万余株,修建观景凉亭3座,新建、扩建万方大塘3口,流转茶园和山地2000亩,结束了小农户、小面积的分散经营状况。依靠该合作社完善的蓄水、保水、供水设施,通过统一的供水调配,充分保障了合作社31户社员的生产用水需求。合作社走出了以种植生态茶叶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兼顾环境保护的发展路子。办事处4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流通量达1500万余元,其它非资金互助合作社融资800万余元。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抱团”生产,增强了力量,降低了风险,同时资金互助合作社又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注入了新活力。

社会保障促新风。该办事处新农合参合率达98.3%,新农保实现全覆盖,992名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农村全部建立了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医疗设备得到更新、完善,办事处协调解放军154医院、信阳交通医院对村医进行指导、培训,群众对村卫生室的信任度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养老难题。老人对于子女的负担相对减轻,敬老、爱老、养老新风盛行。

户籍改革“着新装”。该办事处4个村全部改为社区居委会,7967名农民身份发生改变,脱下农装着新装。农民“农转非”后,自己算了三笔账。一是政策优惠账。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仍按农村户口享受优惠政策不变,同时还可参加社会保险、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权益。农民原有的利益一点没有受到损害,又多享受了城市居民的权益,农民自称是“超级市民”;二是环境质量账。村改居后,农村环境卫生城市化管理,公共设施与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发展机遇账。享受到了以前没有享受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惠条件,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机遇期,居民经商、就业机会大大增加。

文化引领迈新路。明朝“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明朝的副节度使冯镐生于此地,葬于此地,该办事处充分挖掘这一文一武两名历史名人资源,招商建设了信阳师院东校区、华锐学院。围绕两个学院,建成农民新区两个,小区居民以“三产”为生活产业,户均年收入3万元。办事处搜集整理金牛及金牛山的系列民间传说,招商建设金牛文化公园、大别山民俗文化村、金牛国际项目,3个项目连成一片,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路子,辐射大金牛山5平方公里区域,建成山区道路10.5公里,林、茶、花卉、水域面积占63%,注册茶叶、建筑机械、花卉苗木、土地流转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引领让金牛山迈上了山、水、城、乡融为一体的发展新路。

城乡一体换新颜。今年以来,该办事处建成农民新村2000平方米,在建7万平方米,还高标准规划了4个总占地300亩、总投资1亿元的农民新村。在新村的建设过程中,村委会与群众积极协商,实行新房与老宅置换,城中村改造加快。今年在大金牛山区域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万余元,计划依山、傍水建设200亩新社区,避开挖山、填塘(湖),用3年至5年时间打造5平方公里宜居新城。办事处还依托集聚区发展工业,做大企业解决就业,规划“三产”发展区大兴商业,壮大合作社激活农业,产业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强大支撑。目前,办事处以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就业保障为抓手的“五个统筹”共同发力,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持续提升城乡融合、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