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心亮)9月26日至9月28日,市政协主席王道云,市政协副主席赵主明、任宏业、曹茂明、周慧超、陈伟琳、熊静香、李正军和市政协秘书长张传友带领我市部分省、市政协委员,分成5个组,深入我市八县二区,对全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副市长郑志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分别深入各县实地察看了有典型性的水利工程,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呼声,广泛了解情况,深入探讨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水利大市,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初步建成了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保、发电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60多年来,共兴建水库885座,总库容41.80亿立方米;兴建大中型拦河枢纽24座;治理淮河及重要支流30多条,兴建圩区52处、堤防850公里、排涝闸站305座;兴建了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塘、湖、堰、坝25万多处,年蓄供水能力达到20亿立方米;建成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37处,灌溉机电井12137眼,固定机电灌站1127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89万亩;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39处,128.2万农村居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各类水利工程在防御水旱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道云指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强化政府引导,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路子。

王道云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有关政策要求,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切实落实资金筹集方案,有效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制度,调动农民投工投劳和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为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