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正国 赵雪峰

通 讯 员 宗 明 虞 静 洪 波

“听到吴医生来了,我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下了几天的秋雨,天气骤然变冷。一大早,吴大义就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村民朱丛海家。深秋的清晨,薄雾笼罩着村庄,一切都很模糊。推开小院半掩的木门,进屋,放下双手中的两个提袋,取下双肩上的两个药箱,开始把脉,听诊,量体温。眼前的吴大义面容消瘦,头发凌乱,嘴唇冻得发紫,但其眼神却安详温暖。

朱丛海是新县卡房乡何山村的一位小学教师,2年前,在去山村学校的路途中,不慎从陡坡摔落,颈椎和腰椎严重摔伤,卧床1年多,生活无法自理。吴大义也记不清,这是3年来,他多少次来这里为朱丛海检查治疗了。从朱老师卧床那一天起,吴大义就开始对他进行诊治。朱老师起初病情严重,他一天要来两次,3年时间,在他精心治疗下,朱老师病情逐渐好转,可以下床慢慢行走锻炼。即便如此,最多不过3天,吴大义还要来一次进行跟踪治疗。

朱老师说,3年里,在他卧病在床的日子,家里人经常要出门干农活,自己行动不便,吴医生每次来,没人接待他,他给自己看病打针的同时,还得为躺在床上的自己递水端尿。3年里,吴医生没有耽误一次诊疗,每次来都是轻轻推开门看病,完了之后关好门轻轻离去。没有他3年来风雨无阻的坚持,我都不敢想像自己会是什么样子。记者注意到,朱老师在缓慢讲述的同时,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

朱丛海的家属于杨庄村民组,位于何山村最东边,吴大义的家位于观音崖村民组,处于何山村最西边,吴大义来朱丛海家一次,也就是从村子最西边跑到最东边,他骑摩托车来回要跑近40里路。3年时间里,为了给朱老师治病,他跑了近万里路。朱老师说他习惯听到吴医生摩托车的声音,躺在床上或坐在屋子里,只要听到门口有摩托车的声响,他就知道吴医生来了,心里顿时便踏实了许多。是啊,能让处于困境中的病人感到温暖、精神上得到慰藉,对病人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早日康复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这便是当医生的一份独特的价值所在。

吴大义是何山村的惟一一名村医。1975年10月11日,经村民组、村支部和乡政府三级推荐,高中毕业的他进入信阳卫校医士班学医。两年后,他回到何山村,开始开办个人诊所。34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走出何山村,他和他的诊所,就这样在何山村老百姓的心中扎下了根,与全村的父老乡亲紧紧联系在一起。

何山村是新县卡房乡一个偏僻的深山村,全村900多口人,14个村民组,有300户多人家。最大的村民组,集中居住30多户人家,最小的村民组,只有几户人家,散布在山项或山坡山岗上,居住最远的南洼村民组的六户人家位于海拔近800米的高山上。34年里,吴大义用双脚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把足迹和汗水留在了小山村的角角落落。

他对待病人的态度,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今年29岁的郭洼村民组青年农民胡宝山,身强体壮,这位憨厚朴实的山里汉子一辈子都记得吴大义的恩情,他满怀感激地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吴大义对他的救命之恩:1983年,刚满两岁的他,高烧10多天不退,邻村一名赤脚医生诊断不出病情,建议其父母烧香求神静等病情变化;眼看孩子生命垂危,无奈之下,胡宝山的父亲走20多里山路,请吴大义去看病。吴大义见孩子昏迷不醒,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孩子的病情危重,急需转院治疗,遂连夜同胡宝山父亲一起将胡宝山背到40里外的湖北省大悟县的宣化店镇医院进行救治。经检查,孩子患化脓性脑膜炎,因误诊耽误治疗时机,险些丢掉了幼小的生命。(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