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灵山有情缘,从初游到再游,每游一次灵山,总会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受。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是灵山的庙会,正会三日。那年,为了去赶灵山庙会,我不得不在头天夜宿灵山。在宾馆里相识了一位来自鄂州的款爷,他对我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灵山古刹,我们湖北的善男信女是年年来,灵山果真有灵。今晚在大殿里陪佛静坐的男女不下百人,我媳妇也在那儿。明日是庙会的正日,从零点开始,抢烧头炉香的至少要有千人……”由于我是初来乍到,对于此人的侃谈,我简直是如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

一夜灵山谁能眠。翌日,天一明我就钻进了寺院,也叩拜了几尊神灵,并环院一周。果然,寺宇金碧辉煌,神像高大威严,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殿里殿外人流如织。有三五成群的俊男靓女,也有黄发垂髫。院内钟声不绝于耳,香火缭绕盈空,他们纷纷向各殿神佛供奉香火,频频叩首祈祷。那些求财谋福的大款、老板们更是出手阔绰。

我出了寺院,搂抱了树影婆娑的银杏之王。沿小溪蜿蜒而上,绕曲径,抬台级,跳顽石,来到了“九龙瀑布”景观前。在这里可以目睹到遥泻的飞瀑,聆听到泉水的叮咚、溪流潺潺的韵声,仔细品味一下,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节奏感;若能常听到这种平时难以听到的旋律,大有使人清闲得福、延年益寿的可能。“金顶”是灵山的诗眼,到灵山不登金顶就像吃饭不饱、喝酒不醉似的。可是,我非常遗憾,几次去灵山,均因种种原因而失去登金顶的机会,所以,何时再去登金顶,将一直是我的夙愿。

一代君王朱元璋为灵山增添了光彩。就在山门人口处,突兀着醒目的山头,中间屹立着高大无比、银光闪闪的明太祖神像,凡过往灵山的人无不来此朝拜。在这里俯视远方,只见灵山风光旖旎,烟海茫茫。同时,还发现灵山的灵气厚重之所在。早晨还是细雨霏霏,雾气浓罩,给整个灵山披上了乳白色的轻纱,现在已是半晌,天气依然是半边高半边低,清新无常,朦胧无常。俗言,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临灵山怀抱之中,才能品味到这里的神奇、灵气劲儿。此时已至当午,上山的游人依然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据《罗山县志》载,灵山寺,旁依少华山,始于唐玄宗之女修建,圣上来寺降香,曾封为“国庙”。佛教传人此寺后改名灵山。宋代仁宗年间,由于国母信仰佛教,曾批该寺3年公粮(每年价值2700两大银)扩修;元代也有几次重修,尤以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往该寺降香,敕封主持僧为金碧峰禅师,并改名“圣寿禅寺”,大作修缮,还 该寺“半副鸾驾”,大殿内供奉“金瓜”、“钺斧”等仪仗,庙脊上装“龙头凤尾”兽图,贵称“皇庙”,当时的寺庙由金顶四周的大寺、中、南、北、马放沟几部分,原有庙房160余间,降香鼎盛之年曾多达30万人。

由于当时的灵山寺美名扬天下,曾吸引了诸多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诗赞道:“……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明代诗人刘准曾留下一首律诗,“群山我昔寄行踪,试验阴晴下此蜂……”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足见当时的灵山口碑不凡。

但到了民国战乱年间,特别是“文革”期间,灵山大寺毁之不堪,能幸存下来的也只有“圣寿禅寺”四个字了。1939年春,李先念同志曾在灵山“观音堂”住过两周,他在这里召开了豫鄂军政要员会议,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因此,这也给破落的灵山寺院带来了枯木逢春的机遇。

时下,灵山在上级政府的高度关怀下,发展势态良好。他们正多方筹措资金,加大项目的投入。围绕景区特色做文章,逐步提高了旅游文化品位和佛教文化品位,并科学地规范和充实了各个景点的内涵,连接了灵山景区与鸡公山旅游景区的专线。同时,罗山县动员各级领导带头当“灵山通”,正着力编写一套导游词、印出一张导游图、编好一本旅游指南、制作一张景点光盘和摄制一部电视剧。全面加大对灵山的宣传力度,以尽快使灵山风景区跻身于省内外、全国性的旅游交易、促销等活动中。同时邀请各新闻媒体前往参观寿禅寺、登金顶、观鸟类乐园、赏莲花塘世外桃源、游九里落雁湖、晶灵山地锅饭,灵山景观融人他们的记忆之中,令他们妙笔生辉,美化灵山。

灵山,景以寺而名声远,寺随景而香火爆。灵山整个风景区的发展也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