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借助油路“村村通”工程,将全村80%的村组道路进行水泥路面硬化,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争取林业部门投入扶持资金20多万元,新修花园3个,种植花木20余种18万株,新建绿化带3公里;争取市行政执法局实施“1+1”帮扶工程,投资18万元建成新县第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农民公园;2010年,乡党委、乡政府通过争取项目扶持和成功人士捐助的方式,投入资金200万元,高标准建成占地面积6亩的光荣院一座,集中供养50位五保老人,成为该村最靓丽的一处公共建筑工程。在全村范围内安装了路灯、闭路电视、广播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提高。
第二把火:专业合作,打造富裕新村。以发展支柱产业为龙头,成功引进兴民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创办了游围孜村香菇、杭白菊种植示范基地200余亩,按照“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香菇、杭白菊种植户30多户,种植香菇130棚、7万多袋,杭白菊150多亩,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积极引导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创办的四方绿色农场,总引资160万元,建成蔬菜大棚53个,日产反季节蔬菜1000多公斤,年产值达150多万元,吸纳当地群众就业60余人;成功人士熊少伟投资120万元,创办的明伟规模养猪厂,年生猪出栏量近千头,辐射带动养猪大户20余户。日本农业专家立松国彦投资100多万元,注资成立绿色农苑有限公司,新建蔬菜大棚23棚,种植日本水稻150亩,“日本农场主新县当农民”一时传为佳话,并被《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该村相继成立了香菇协会和淮南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15人,通过联合经营,有效减少市场风险,提高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在综合试验区建设中,该村共流转耕地800多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70%,流转山场900余亩,占山场总面积15%。既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提高了土地集约经营度和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又能让分散经营的农民抱团闯市场,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游围孜村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800余元,实现了生态型经济强村的目标。
第三把火:文化引领,打造和谐新村。该村以“六城联创”为契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的游围孜村,不管是节庆日,还是农闲时节,无论在村文化大院,还是在在居民房前的小广场,你都能看到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身影。游华金告诉我们,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个人修养和情趣得到提升,打架斗殴的少了,偷盗赌博的少了,文化大院看书的多了,村民的文明程度高了。同时,该村还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采访中我们得知,截至目前,游围孜村已实现连续12年无重大刑事和群众集体上访案件,先后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称号,“和谐”一词的含义在游围孜村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标准不降低,就会创造新奇迹。这便是游围孜村两委“一班人”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