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无人问津,今朝众人瞩目”,用这句话来形容商城县黄柏山林场的今昔变化,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了。从2006年的着手谋划旅游开发,到如今点多面广的全面开发,从自主开发到引资开发,几年间,黄柏山林场的旅游开发实现了两次飞跃,“小林场”做出了“大文章”。
黄柏山林场成立于1956年,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原经营面积不到6万亩,交通闭塞、贫困落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偏远山区小林场。林场收入主要靠销售木材、苗木的营林生产为主,发展步履维艰。
2006年,对林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林场一班人立足独特的地理位置、境内丰富的景观资源,围绕千年古寺法眼寺、大峡谷等主动进行旅游开发,由“砍树吃饭”向“看树吃饭”迈进,在生态休闲旅游牌上大做文章,大手笔绘制“大黄柏山”蓝图。
2006年以前,林场干部职工到县城,要到二十公里外去搭车。交通不便,不仅影响干部职工出行,也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修路成为林场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资金怎么办?林场发动全场干部职工,人人参与,自筹资金,先期修路,为下一步旅游开发打下了交通基础。为解决人的出路问题,本着科学化、人性化、效能化的原则,林场推出了人事用工制度改革,以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干部职工分流出去,转向旅游经营产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历经五次改革,林场在岗干部职工由原来的300多人精简到现在的100多人。轻装上阵的林场又完善用人机制、考核机制和工资分配机制,因岗定人,因岗定责,因岗定酬,拉大分配档次,实行动态考评,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008年2月,林场旅游开发迎来了第二次飞跃。是年,商城县政府与北京天时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投资额为1.8亿元的黄柏山区域旅游开发经营协议书,后又签订补充协议,前后拟投资6.6亿元,意在打造“世外生态乐园、佛教文化圣地”。此时的林场早已正式挂上了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牌子。巧借外力,管理处秉承“高标准就是最大节约、低标准就是最大浪费”的理念,大规模、快速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主要景区景点建设,从法眼寺到九峰尖,从界巴冲到鸡鸣峰,旅游开发全面铺开。40多公里的旅游公路修通了,息影塔院、法眼寺等主要景点也得到了修建完善。同年5月,河南维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2.32亿元兴建的黄柏山风电场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景区交通、电力、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齐全,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等一条龙服务。旅游开发也带动周边村民开办餐馆、超市等,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在注重高标准建设的同时,管理处又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以租赁、合营等方式,将周边乡镇分散的林地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成功流转4.1万亩山林地,将林场面积扩大到10余万亩。同时,对森林资源科学管理,封山育林,“封、管、育、护、造、改”六措并举,大力培育生态资源,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了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从而保证了旅游开发质和量的齐头并进。
短短几年,黄柏山林场改变了闭塞落后、贫穷困窘的局面。营林面积得以扩大,旅游开发框架拉大,森林资源更加丰富,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干部职工收入显著提高,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对外形象整体提升。“小林场”做出了“大文章”,“小林场”也引起了外界的瞩目,其做法已在华中、华东片区国有林场中被当做典型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