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自小体弱多病,但他却活到了90高寿。他曾将自己比喻为“木炭汽车”(不用汽油而用木炭的汽车),走走停停。这样一辆“木炭汽车”行驶了90年,为党为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得益于陈云较好地处理了工作和健康的关系。

力争不倒 倒而可起

陈云长期身体不好,1947年4月,陈云致信高岗,介绍自己最近一年多时间里,由于条件艰苦、战争紧张、工作繁重,经常感冒发烧的情况,他明确表示:“我在力争一点:小事不做,只拿住决定命运的工作。我的口号是力争不倒,倒而可起。”

“文革”结束后,陈云重新进入决策中心,他仍然表态:“我的身体情况是很差的。我只能做最必要的工作。量力而行。”陈云晚年曾给薄一波写过一帧条幅:“多做就是少做,少做就能多做”,充分体现了他自己多年来处理工作和健康的体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领导全国的财经工作。1950年,为调整公私关系,帮助私营企业解决困难,中财委决定于5月召开上海等七大城市为主的工商局长会议。在主持调整工商业筹备小组会期间,陈云感到自己体力不支,需要“充电”,否则有倒下来的危险。

当年4月,陈云向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提出,为了开好这次会议,“请中央批准我乘隙休息五天。先休息者为避免开会紧要时发生感冒。近来试过两次,自己觉得快要倒下来了,来个先发制人,休息三天,就渡过难关,否则,依向例必倒。”经过5天休息,陈云精力充沛,成功主持了七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解决了许多有关公私经济的具体问题。

陈云虽然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但毫无疑问还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陈云回忆,刚刚解放时,“三班倒、四班倒,上午、下午开会,晚上同周总理谈,午夜去找毛主席,安排得满满的。”因为过度劳累,身体虚弱,陈云不得不于1953年2月放下工作,住进北京医院检查治疗。医生认为必须有比较长期的休养,并建议他去苏联疗养。

由于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刚刚开始,陈云没有接受去苏联疗养的建议,而是留在国内疗养。

因病躲过数次劫难

因为生病,陈云还躲过了一些严厉的批评甚至严重的政治运动。

1957年12月至1958年2月,陈云因病休养期间,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严厉批评反冒进,显然是针对陈云的。陈云听到会议传达后,很难再安心疗养下去,急忙赶回北京,数次检讨反冒进。毛泽东的气消了很多,虽然继续批评反冒进,但气氛缓和下来了。

1959年春,陈云常常感到呼吸急促,并发生过痉挛。庐山会议前夕,经毛泽东批准,陈云到江苏、山东等地疗养,未能参加庐山会议。如果他去参加,按照他的个性和一贯的认识,很可能会赞同彭德怀的意见,被打成反党集团亦未可知。

60年代陈云恢复工作不久,提出分田到户的观点,毛泽东很生气,陈云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1962年7月28日,陈云基于自己心脏病日渐加重的状况,致信毛泽东请假养病,不参加正在举行的北戴河会议。北戴河会议严厉批判了“黑暗风”、“单干风”,但因为陈云“有组织观念,守纪律,没有对外宣传”,毛泽东在会上没有点名批判他,只是停止了陈云中央财经小组组长的工作。

从1962年的北戴河会议直到1966年8月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陈云虽然仍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但却一直在外地养病闲居。这也许是他的幸运,如果他继续在一线参与领导,可能会像刘少奇、邓小平那样被打倒。“文革”全面发动不久,陈云回到北京,就包括1962年“右倾错误”在内的“严重错误”写出书面检讨。因此,“文革”中陈云虽然曾被造反派抄家,但并没有被批斗过,大部分时间都在休养,为“文革”结束后的重新复出积蓄力量。

严格自控生活起居

60年代长期赋闲之后,陈云严格做到了起居有时、营养平衡。他几乎不和家人一起吃饭,不请客,也不在外吃饭,需要他去应酬赴宴的时候,他一点不吃。

陈云还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静、平和的心态。“文革”期间,造反派曾经到陈云住宅抄家,当时陈云己经转移住所,家里只有二女儿陈伟华一个人。陈云听女儿描述了抄家的事情后,不为所动,还是镇定如常。

陈云兴趣广泛。他年轻时曾经学过二胡,对京戏里的西皮、二黄都在行。解放后,夫人于若木建议他学弹琵琶,学了一段时间,弹起来也是像模像样。陈云对评弹的喜爱更是人所众知。他曾经深情地对评弹界人士说:“你们都是大夫和先生,不但治好了我的病,还教会听众许多知识。”

步入晚年后,陈云每天坚持写大字,锻炼身体,陶冶性情。他经常写的一个条幅是:“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利益重如山。”

【摘自《党史博采》张丽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