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杰 张 武

从1983年至今,他从事检察工作已经28个春秋;2004年,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他从民行部门竞争到侦查监督科担任科长。

一行行闪光的足迹见证了他付出的汗水,他先后荣获信阳市首届十佳优秀公诉人、全省办案能手、河南省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活动先进个人;荣获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8次;所在的侦查监督工作始终位居全市检察机关先进位次,荣获集体三等功3次。

他就是息县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长杨树奎,一位普通的检察官,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三九严冬,痛风病缠上了身

息县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现有干警4人,交叉配置分成两个办案组,每年都要承办300起以上的案件。案多人少的压力,促使科长杨树奎整日保持着风风火火的步伐,保持着“家、单位、关押场所”三点一线的工作路线,长年埋首案卷,奔波在提审的路上。

2005年1月,息县发生了一起惨案,4名犯罪嫌疑人绑架并杀害了1名人大代表及其妻子。案发后,杨树奎立即带着干警主动找到公安机关的办案组,具体承办此案的审查批准逮捕。为了完善证据链条,把案件办成“铁案”,他整整7天没有回家。白天,他带着干警提审犯罪嫌疑人,调查取证;夜晚,就在办公室审查案卷,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冻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跺跺脚、搓搓手。

在此案被移送审查起诉时,他这才发现自己站不起来了,小腿以下感到冰凉胀痛。经过诊治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可是痛风病却将伴随他的一生。

不枉不纵,无罪的人永远不被追究

“我们就是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打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这是杨树奎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坚守的工作生命线和追求的目标。

2007年9月20日,他承办了一起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故意毁坏财物案件,犯罪嫌疑人田永兴和田永军是同村,被损毁的是509棵杨树幼苗。

在询问犯罪嫌疑人后,他觉得案件有些蹊跷,因为“田永兴一口咬定田永军是同伙人,而同伙人却大呼冤枉”。为了弄清案件的事实真相,他先后深入到案发现场走访群众查取证据,又多次和公安人员交流座谈,慢慢地发现了此案的种种疑点。在他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下,犯罪嫌疑人田永兴最终说出了实情。原来,田永兴因为和邻居有点小矛盾,就把怨气撒到了邻居栽种的杨树苗上,并认为人多些罪就轻些,当听说田永军从外地打工回来了,于是就拉过来“入伙”。

同年9月25日,田永军清白地回到了家中。几天后,一面“明察是非曲直,捍卫法律尊严”的锦旗挂在了息县检察院的荣誉室内,这是一名普通群众的心声,也是对杨树奎追求公平正义的褒奖。

从2004年至今,他在侦查监督科已经办理了1200多起案件,其中大案要案270案344人,做到无捕后不诉、撤案、判无罪案件,批捕、不捕正确率均为100%。

火眼金睛,犯罪的人无处遁形

杨树奎凭着钻劲和对检察事业的执着,积极探索和研究业务工作,他的法学理论水平得到质的提高,被同事称为解答疑难、复杂案件的“专业户”。有同事这样评价,“杨科长火眼金睛,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难逃他的法眼”。

2006年4月21日,他在办理一起涉嫌销售赃物犯罪案中,从追查销赃途径入手,发现了其他涉嫌盗窃犯罪嫌疑人的大致情况。4月27日,息县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发出了追捕此案犯罪嫌疑人的建议。在此期间,他始终没有放松对案件的跟踪监督,不定期地与公安机关承办人员取得联系,了解侦查进程并提出侦查建议。同年8月,犯罪嫌疑人先后被抓捕归案。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徐乃荣等向公安机关交代了跨省流窜作案30多起、盗窃耕牛30多头和入室抢劫、轮奸10多起的事实。2007年8月21日,经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依法分别判处被告人徐乃荣、张振中死刑和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爱心叔叔,彰显和谐司法情

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杨树奎把神圣的公平和正义职责记心间,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同时,在办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中,他把犯罪嫌疑人视为亲人。

2009年8月27日,年仅15岁的李小刚(化名)带着职业技术学校录取通知书专程到息县检察院,兴奋地对他说:“杨叔叔,我准备上学走了,谢谢你!”

原来两个月前,他承办了李小刚等4人涉嫌抢劫、盗窃案。经查,在2009年5月,李小刚伙同3个未成年人在网吧附近抢劫现金32元及一部手机,但是公安机关对李小刚是否是在校学生并未查明。

通过审查卷宗及提讯犯罪嫌疑人后,他了解到李小刚是在校学生,心里沉甸甸的。于是,他多次到学校和社区走访查证,得知李小刚已经参加中招考试,成绩优秀,是否决定逮捕关系到这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经过认真分析此案,他认为犯罪嫌疑人李小刚在抢劫犯罪过程中,只是在犯罪过程起次要作用,是从犯,情节轻微,又是在校学生,中招考成绩较好,且为未成年犯罪,又是偶犯,悔罪态度较好,如果对其进行帮教,能够达到不致于再危害社会,按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符合无逮捕必要的条件,可以对其作不予批准逮捕决定。他的意见得到检委会的认可,息县检察院以无逮捕必要对李小刚作出不捕决定。他把李小刚带出看守所时,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好好学习,再也不要干不应该干的傻事,人生的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后遇到不懂的事可以随时来找我。”就这样,他和李小刚成为了“忘年交”,李小刚的书信也经常飘落在他的办公桌上。

李小刚只是杨树奎和他的同事展示和谐司法的一个缩影。在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过程中,息县检察院对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以及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案件,依法实施刑事和解政策,在审查逮捕环节大胆适用非羁押诉讼,做到既依法惩治犯罪,又减少社会对抗。2004年以来,该院促成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100多起,无逮捕必要的100多人。

甘于清贫,每月还房贷一千多元

有人说杨树奎冷得不近人情,太死板、太认真;有人说他正气、真诚,是个值得信赖的好检察官。面对人情,违背法律和良心的事情,他坚决不做;面对当事人,他耐心倾听、真诚解答。他经常说“人格比生命更为重要”。正是有了这种信念,他做到了宴请不到、送礼不要,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在办案过程中,他也给自己立下规矩:说情者免进。虽然得罪了不少亲戚朋友,可能他们事后不理解,对他说:“世上没有推不掉的人情。”

在20多年工作中,他没有办过一起人情案和关系案,用对法律的忠诚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他的住房是单位集体建的,他的妻子每月都会拿着他的工资卡到银行支付“银行按揭房”贷款1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