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磊 通 讯 员 高小慧 余运军

近日,在平桥区胡店乡杨岗村村部后的水塘边,一位年轻人正与群众一起忙碌着,只见他一会儿接电线,一会儿架机器,一会儿又挖水沟,很快,塘中的清水哗哗地流入农田。这时,围观的群众说,徐书记,谢谢您!

他就是平桥区教体局纪委副书记徐潜,去年4月到胡店乡杨岗村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徐潜出生在农村,深知农民的艰辛。为农民办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他担任第一书记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如何把好事办好,让群众得到实惠,他想了很多办法,最终使杨岗村的参保率达95%,受到了乡党委、乡政府的表彰和奖励。2008年石武高铁动工时,占用该村耕地52亩,涉及农户21户,需赔偿130多万元,但赔偿款一直没有兑现,为此,他积极与石武高铁指挥部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了占地赔偿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学到一技之长,他积极谋划,多方争取。今年,有关部门在该村举办了农民工家政服务培训班。

他积极争取区教体局支持,为学校捐赠图书、办公用品,为学生捐赠春、夏校服70余套,课桌椅33套;争取资金6万元为杨岗村小学新建厕所一座,硬化校园道路29米,粉刷内外围墙165平方米。

他时刻想着村里的发展,积极争资跑项,向区水利局申报了80万元的水利项目,由石武高铁指挥部投资50万元,为村里新修一条长约2000米、宽3.5米的水泥路,目前水泥路已修成通车,彻底改变了村里的交通状况,方便了800多位村民的出行。

去年以来,徐潜先后两次受到市领导的接见,并应邀参加全市农村第一书记座谈会,《平桥电视台》、《信阳教育电视台》,《平桥周报》、《信阳晚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