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山西“勾兑醋”、肯德基“隔夜油”接连灼伤公众神经,而围绕中国红十字会、故宫博物院等的“扒粪运动”继续升级。面对诘问,各方都做了回应,但至今为止,造成的影响仍未消弭。

不可否认,无论是老陈醋里的防腐剂,炸鸡油的使用时间,还是红十字会的“三公”支出,都是业界不愿提及的“秘密”。虽然调查事实表明,很多事未必一一如爆料所言,一些做法也符合既有国家标准(当然,我们可以认为国标偏低),但正因为“行里人”的刻意失语,才导致今天的困境。秘而不宣、含糊其辞,让许多可能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小问题成了大问题。一开始不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冰山一角揭开,公众顿有“平地一声雷”、“被欺骗被损害”之感,情绪之下,自然很容易接受或想象添油加醋的“三四五六七”。

传闻也好,丑闻也罢,能不能处理得好,是对业界、监管部门及公众的综合考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态度问题。我们看到,“勾兑醋”新闻见诸媒体的第二天,山西省醋业协会就匆匆“清理门户”,勒令爆料者辞职。山西省质检中心同时发布信息,称该省所产老陈醋产品安全可靠,可放心食用。几百年的金字招牌,一个人的一句话就能给毁了?我们不相信。倒是行业协会与监管机构急于撇清、拍胸脯打保票“护犊子”式的回应不太能服众,反而从另一方面暴露出监管机制的脆弱。

想赶紧给风波画上句号,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新媒体时代,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各行各业都在涌现“深喉”,在爆料者“自爆家丑”跟官方“严正声明”之间,公众常常更青睐前者,而且似乎形成了一种心理惯性。特别是那些有“失信前科”的部门或企业更成了靶心,风吹草动也能演变成狂风暴雨,直至杯弓蛇影、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质疑凶猛,相关方自然希望处理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但是,这种“习惯性质疑”是不是真实民意,不假思索就参与喧哗是不是公众态度的完整版呢?未必。随着时间推移,日渐开放的舆论环境,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对促进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但越来越多人也意识到,网络的特性也让一些东西被放大、扭曲。某些人利用它发泄一己不满,用最大声音表达最强烈情绪,不惜为之造谣传谣;某些人将它当作“内斗”或牟利工具,以“深喉”或意见领袖自居;某些人偏离了正常批评轨道,动辄给人扣帽子,审判一切、否定一切……网络上热点层出、意见缠斗的局面既容易让人无所适从,也容易为人利用。这不是危言耸听,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中情局对中国开展秘密活动的《十条诫令》中,有一条就是“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分裂的种子”。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些,无论是“微博辟谣联盟”的出现,还是公众对偏激表达、人身攻击日渐反感,都证明了一件事:公众需要保持必要的理性,而这样的理性在中国社会中也确实存在,某些人并不代表社会的主流,少数人的喧嚣并非舆论的全貌。

在信息爆炸式增长而又泥沙俱下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那就是建立公信力难,破坏公信力易。相关方不能只看到表面上汹涌而来的质疑,只看到激烈情绪主导一切的表象,不堪承压草草将事“摆平”,探究真实的民意,相信公众的理性,才能真正处理好复杂的公共事件,修补具体漏洞和社会信心。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