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

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大事不断,让人心绪难平、常有被滋扰感。今天的世界过于浮华,而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尚不足够强大,不能从容应对这个众声喧哗、浮尘四起的社会。为了给心灵减负、实现它的可持续跳动,“淡定”便成了不容回避的话题。

为何“淡定”,道理一讲就明;如何“淡定”,其答案则可能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作为公职人员当如何“淡定”?笔者不惴冒昧,谈点自己的“淡定”观:

坚守初衷。人自懂事之时起大多对自己的一生是有所期待的,不少的人都盼望着自己能成为积极上进、有所作为,对家庭、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这便是初衷。而今,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雨人生之后,无论已经成功或正走在成功的路上,当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时就会发现:与儿时的心愿相比,我们的前方依然有不少的路程要走,依然还有很大的伸展空间。那么,现在就需要我们摈弃杂念、心无旁骛、步履坚定地朝着最初的心愿继续前行。只有心在远方,眼前的风物才难以让我们长时间驻足留连。当我们尽力把这一生的路走好,把最初的心愿都变成现实,百年之后,我们便可无憾今生。果如此,生前生后皆可“淡定”。

履职尽责。人在社会中生活,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岗位上,每个岗位都有其职责。认真履职尽责、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既是我们获取衣食保障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宽广舞台,更是我们升华人生境界、实现内心安宁的必由之路。如果有人对本职工作不上心、甚至把本职工作搞得一团糟,那么,其社会评价和自我认同就会大成问题,不安的心绪就会如影随形地纠缠着他、困扰着他,此等情形之下,想“淡定”都难。一旦我们真正把本职工作做到了家,那种充实感、成就感还是很受用的,有时甚至会有几分“妙处难与君说”之况味。此时再想“淡定”,那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正确看事。一方面应正确看待自己的事。寻常的你我所拥有的也只是寻常的生活,它像大自然一样雨雪阴晴、四季更替,得意时的雄风万丈、气吞山河和低谷时的天不助我、斯人独憔悴都不是它的常态;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倒像生活的真面目。人的一生肯定需要面对不少事,既然是寻常的生活,我们所遇到的大多也是寻常之事,对这些等闲之事,不妨以寻常的心态化之。另一方面应正确对待他人的事。芸芸众生,各不相同,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生是个大舞台,能当主角当然很好;当不了主角当配角也不错;上不了舞台当观众也很坦然。正是因为有了主角与配角的密切配合、台上与台下的良性互动,人生的大剧才会演绎得精彩纷呈、扣人心弦。就重要性而言,三者缺了谁都是断断不可的。把自己的事看清,把别人的事看透,丢掉非分之念,专注于把自己的角色诠释得光彩照人、魅力四射,让别人把目光投向你,你也就成了“主角”。到那时,一不小心你就“淡定”了。

完善自我。其一,注重学习,不断提升思想修养。通过学习,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不断丰富和充实心灵;通过学习,努力保持视野开阔、思想充满活力,实现思想观念上的与时俱进;通过学习,积极向道德高尚者看齐,用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陶冶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思想修养提高了,抵御物质利益诱惑的能力就增强了,进而与“淡定”就会越来越近。其二,注重学习,不断提升生活能力。能力不断增强,在生活中作难之处就会日渐其少;困难小了、少了,生活的自信心就会不断提升,那种我们向往已久的神闲气定的感觉就会不期而至。其三,注重学习,不断拓展事业新境界。实现精神上的淡定,说到底是要靠事业来支撑。只有注重学习,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使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更有成就感,心里才会更踏实。有了欣欣向荣的事业做坚实的支撑,哪里还会过多地在意别处的云卷云舒。

总之,当我们真正做到了“淡定”,方才活出人生大境界:到那时,不为物役、不为情累,看山、情满于山,观海、意浓于海,风云皆备于我,忧乐淡然于心。如此,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