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主张

我们所理解的“最好”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好的学校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而更好的学校是能针对不同基础和特点的学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使每一个“我”都能成为最好的“我”。尽管“最好”永远是相对的,但让每个人都能处于追求“最好”的过程中,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让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师生获得持续性的发展,这才是真正践行了教育的本质。

人的素质天生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教育方式,致使他们的学习基础不同。因此,认同差异,尊重个体,不放大教育的功能,尽我们所能让每一个“我”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走向最好,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也是在教育终身化、民主化、主体化、信息化趋势下教育发展的真正方向。所以我一直觉得最优秀的教师不一定是班级成绩最好的教师,而是胸怀大爱的教师。关爱优秀、聪明的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关爱后进生,关爱后进生的全部,更能显示出教师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师德。

现在一些学校因为升学的压力,把教育功能越来越异化为对应试技巧的培训,把“学生”演变成了“考生”,甚至渐渐只关注有希望能考上的学生,放弃学习不理想的学生,这是值得忧虑的现象。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一批甚至很多不善于学习的孩子,但他们以后都是我们国家的公民,而且不见得以后他们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学校而言可能是只放弃了1%,但对于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庭而言就是100﹪。目前,小学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但同时,如果小学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更可怕,也是我们绝对不允许的。因此我们提倡多元评价,不“惟分数论”,进行以成功和赏识为主的教育,提出在自己基础上“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避免因过分追求分数而产生的放弃。

我们所追求的“最好”

自我心理学有一句名言: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最好的自己”不在乎你原有的条件和基础,不管你原来底子多好或多差,只要努力就可以比不努力的你更好,只要坚持就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小学生群体和小学教师群体我们也有共性的努力目标,让学校和师生共同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最好”的学生是身体健康,心理阳光,乐于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 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从长远来看,“最好”的学生应该是身心和谐发展,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能将自身的追求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的学生。小学阶段最应该呵护的是孩子的天性,锻炼孩子的身体,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下一学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在三年前就提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口号,反对一味追求分数,更反对布置大量作业,以牺牲学生健康和睡眠为代价的高分数。同时一直强调培养良好习惯,为学生人生发展储蓄财富;一直注重搭建平台,让学生在体验和鼓励中培养自信、阳光的个性,争取使人人成为“最好”。

最好的教师是常规扎实、严爱结合、不断发展的教师 去年我在对教师的期望中就提出三个衡量标准和目标:一是科学扎实的常规教学——做同行认可的教师;二是严中有爱,平等沟通,尊重差异——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三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在现阶段它依然是我们的引导方向,并且学校将通过各种形式促进教师反思、改进,使我们的教职工都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为学校做出积极贡献,成为“最好”。

“最好”的学校是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勇于超越自己的学校 一个学校要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清晰合理的目标导向和科学高效的过程管理。我认为,实现“最好”的关键是要让每个成员心中有“念头”,让整个群体有“奔头”,并通过人性化的过程管理,推动整个学校走上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但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最好”都是有其具体含义的,比如2006年,我们认为上下一心,团结进取就是“最好”;2008年,我们认为能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就是“最好”;2010年,我们认为抓好常规,促成特色,推出名师是“最好”,今年我们又进一步提出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将“浓厚的文化”、“扎实的常规”和“鲜明的特色”作为学校“最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