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兵们的合影。从左至右:张森林、李宜兴、郝春法。后立者为李宜兴的老伴。

□本报记者 杨 柳 文/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近日,记者来到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有幸见到几位共和国老兵,听他们讲那些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故事。虽然他们已至耄耋之年,但仍然记忆清晰,他们的讲述,瞬间把记者带到那个战火纷飞、梦想与激情交织的岁月。

小木船解放海南岛

“老战士”李宜兴,1932年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县,1947年参军,那年他14岁。1948年他开始上前线扛枪打仗。1949年,李宜兴所在的第四野战军开始南下,一路经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直达海南岛。行军途中,军队的力量不断壮大,从在东北时的11万人,发展到打到海南岛时的188万人。南下途中,他们历经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包括34天的广东战役、39天的广西战役和16天的海南岛战役。李宜兴说,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数“小木船解放海南岛”了。1949年12月,广西战役刚刚结束,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就着手解放海南岛的作战安排。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名由解放军四野的四十三军和四十军来完成这一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很快,两个部队都进入临战状态,雷州半岛南端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上,泊满了大大小小的木帆船。1950年初,部队接到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任务后,李宜兴和战友立即进驻广东省徐闻县南海边进行战前大练兵。

李宜兴当时在解放军43军128师382团化学迫击炮连当司号员。茫茫大海,波涛汹涌,而他们这些东北兵不熟水性,很多人不会游泳,更没有见过大海。最初在海上练习游泳时,海浪一击,很多战士都被海浪打晕了。后来,连里的战士用竹筒自制成救生圈,套在身上练习。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李宜兴和战友们学会了游泳。接着,他们又马上练习坐木船渡海。开始时,大家晕船很厉害,没有一个人能坐稳,一上船都呕吐不止,有的连苦胆都吐出来了,有的还吐出了血丝。晚上回到营地,尽管肚子里早已空空的,可大家仍觉得恶心,一点也不想吃饭。李宜兴和战友们经过3个多月的训练,才逐渐适应海上的环境。

1950年4月16日,是李宜兴一生难忘的日子。中央军委发出解放海南岛的命令。战士们打好了背包,备足了粮弹,只待一声号令登船南征。黄昏后,2万多名官兵迅速登船,岸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民众。“千万只帆船千万把尖刀,千万个英雄怒火在燃烧。千万挺机枪千万门大炮,千万条火龙直奔海南岛。千万个英雄奖章在海南岛上光辉照耀,千万面红旗迎着海风飘。”解放海南岛的战歌响彻云霄,激昂的歌声更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当三颗信号弹飞上天空时,大部队开始出发。当时,海雾很大,到处白茫茫,什么也看不清。战斗打响后,划船的民工们都吓得趴在船上。连长张仁诚马上分工,战士们分组划船开炮。连打十几发炮弹后,敌船向西南方向逃去。这时,大小船只一起开火,顿时一片火海。当时,海上没有一丝风,全靠人力划浆前进。船上的伤亡人员越来越多,通迅员、卫生员、司号员也被编到战斗组,换班划桨前进。快到对岸时,没有人换班了,李宜兴和卫生员两人立即补上,使出全身力气奋力向敌舰冲去。当时,敌军有10万兵力,50多艘军舰,30多架飞机。面对敌舰,我军小木船上所有的武器一齐“怒吼”起来,子弹像暴风雨般席卷敌舰,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四处逃窜。

1950年4月16日,李宜兴所在的40军6个团和43军2个团的兵力,在东西侧,同时向海南岛发起进攻,经过10多天的战斗,于5月1日解放全岛。李宜兴所在的连在此次海战中,伤亡是最大的,仅有6人没有负伤。面对敌军10万兵力,50多艘军舰,30多架飞机,我军仅靠小木船,打败了敌军的军舰,创下了海战史上的一次奇迹。

炮火中的通信兵

眼前这位精神矍铄、身材高大的老人叫张森林,今年已82岁了。他是辽宁瓦房店人,于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19岁。他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保战役和广西追歼战、解放南沃岛等战斗。

1948年1月,他加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十师山炮营,在营部电话班当了一名电话员。1948年9月12日,著名的辽沈战役在东北正式打响。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东北的敌人消灭在东北”的指示精神,东北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东北战场取得了胜利。作为一名入伍尚不满一年的新兵,他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迅速成长起来。1948年10月初,他所在的十师在攻克兴城后,昼夜急行,并于10月7日到达塔山高桥地区。当时,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以11个师的兵力向锦州南部的塔山地区展开疯狂的进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张森林所在的十师山炮营进入阵地后,全营官兵高呼:“誓与阵地共存亡!”,口号之声撼天动地。接着,大家又纷纷写下决心书、挑战书,一致表示:勇敢作战,不怕牺牲,完成任务!张森林和战友们连夜抢修了工事,电话班的官兵们也在工事里安装了总机,架通了营指挥所与前方观察所的电话。

1948年10月10日拂晓,敌人突然向张森林所在部队发起猛烈进攻。敌人从海、陆、空三方同时向我方阵地袭击。在敌人枪炮的狂轰滥炸下,连接张森林营部指挥所至前方观察所的电话线,不断被炮火炸断。没有电话线就无法了解即时战况。这根细细的电话线,是“战争的生命线”啊!电话不通了,怎么办?震聋发聩的爆炸声仍铺天盖地地响,张森林来不及多想,背着一捆电话线就跃出战壕,沿着自己和战友架设的电话线急速前进。张森林仔细地查线,寻找着一个又一个的断点,并在炮火纷飞中迅速把它们接好。

就这样,张森林终于接通了营指挥所至前方观察所的电话线。就是这根电话线,为军队消灭敌人、胜利完成战斗任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时年10月14日,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张森林所在的十师山炮营一直坚守阵地6个昼夜。这6昼夜间,敌人每天都要在张森林他们的阵地上倾泻数以万计的炮弹,他们的通迅电话线也无数次被敌人炸断,但是,张森林他们每次都能及时地接通电话线,保证指挥所与前方的电话畅通。

战斗结束后,张森林荣立大功一次,并荣获“东北人民解放军勇敢奖章”一枚。

抗美援朝的故事

郝春法老人已经83岁了,他是河南安阳林州人,1928年出生,17岁参加解放战争。1948年经历了“淮海战役”,所在的179团部队一路南下,解放了东南沿海各大城市。后来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抗美援朝胜利后,他又参与了扫清蒋介石的残余部队的战斗。他给记者讲述的是他终身难忘的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故事。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和新华里等地区把美国陆战第一师王牌军包围起来。

郝春法所在的师179团奉命深夜穿插到黄草岭上担任狙击敌人的任务。当时大雪封山,郝春法所在的二连是预备队,奉命到一个山坡待命隐蔽。敌人飞机从早到晚进行轮番轰炸,山头上一片大火,烟雾弥漫,致使郝春法和战友的防空工事挖不下去。大家只好把大衣反穿起来,在雪堆里隐蔽。当时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北风刮得呼呼叫,郝春法和战友们白天不能活动,只有在夜里才能在雪地里走走。但是战士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接受执行任务的命令。

战士们带的炒米炒面都吃完了,大家只好以雪代饭充饥解渴,有的同志手脚也冻坏了。连长便叫司务长想办法去找点吃的东西。后来,司务长和战友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跑到很远的地方,才找来一点土豆。土豆很少,全连150多人,怎样分呢?连长和指导员同一些党员商量后决定,干部和党员都不许吃,把土豆让给受伤的同志,另外,分给体弱的战士和通迅员。连长说:“我们和营指挥所电话不通,全靠通迅员跑来跑去传达上级的指示及命令,一昼夜来回跑好几次,任务非常重。”分到土豆的同志(其实也就是四五个小土豆)都舍不得吃。那时,也不能点火烤熟吃,因为一点火就会暴露目标。于是大家就把土豆放到大衣口袋里暖着,准备到执行任务时再吃。

因为干部和党员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处处关心大家,战士们很受感动。大家一致表示,团结起来,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取得战斗的胜利。

“有了这样的干部和党员,我们还怕打不赢?我们的部队始终坚持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直到最后敌人投降我们才回到家园,没给同胞们丢脸啊!”郝春法说战斗虽然已过去60多年了,可每当忆起,仍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怀。

继承光荣传统 建设伟大祖国

□本报记者 杨 柳

采访是在李宜兴老人的家中进行的。因为李宜兴老人由于关节炎下不了地,所以张森林和郝春法两位老人就带领记者来到李宜兴的家中,听3个老兵一起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李宜兴老人的关节炎是在东北打仗时落下的。零下48摄氏度的寒冬里,他和战友要从冰面上过河。敌人在河上游修了一个大坝,趁着解放军过河时突然放水,齐胸口深的大水将他们身上的棉衣棉裤全部浸湿。如果那时生火把衣服烤干,袅袅的烟火会把他们行军的踪迹暴露。为了整个部队的安全,寒冬腊月里,李宜兴和战友们把棉衣穿在身上,用体温一点点暖干……寒气刺入肌骨,从此,李宜兴就一直被关节炎所困扰。

采访结束后,记者被老兵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走来,多年后的今天,虽然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但当他们回忆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心情依然激动,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在那个时代,革命的战歌,卫国的豪情,激励着一批批青年无畏前进。而他们对记者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希望青年们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能去克服,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朋友们,让我们从老兵的叙述中得到启示,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用热情,用责任感来爱我们的祖国,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