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仁

笔者与共和国同龄,1968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当了农民,经历了农业学大寨、农村联产承包、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历时四十三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共产党心中装着农民。

新的“三农”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日趋成熟

2005年3月7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笔者作为人大代表在江苏代表团讨论时坦言了自己的感受:党中央新一届领导形成了新的“三农”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初步解决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等问题。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次质的飞跃。那次会议,温总理参加了讨论,总理听了发言后,动情地说了三句话: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全国的和谐社会。时至今日,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之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三农”的工作者,我觉得党中央新的“三农”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日趋成熟和深入人心:明确“三农”在国民经济中重中之重的位置,提出“两个趋向”的基础理论,确立“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强化“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方针,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崇高目标,制定“三化同步”的长远战略。

“三农”工作的重大推动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说的一句新话,更是广大农民的一句心里话,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根本性政策。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此后连续出台了含金量高、指导性强、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的1号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机遇期的到来,标志着“三农”工作的外部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推动下,中央首先针对农业税,采取先减后免的政策,温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庄严宣告: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缴税的历史。这对世世代代种田纳税的“规矩”而言,是一个历史过程的终结;对迈步在小康进程中的广大农民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可谓“千年等一回”!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10年,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同步”)的重大战略要求和历史任务。

新的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对“三农”工作带来的最大影响和推动,依据笔者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亲身体会和深切感受,我的判断是广大农民群众情绪在发生根本改变。农民的情绪与民生直接相关,是社会和谐的第一信号。近几年,笔者与很多同志的感触一样,感觉农民的情绪普遍较好,农民对党和政府政策的认可和肯定充分体现。情绪好,意味着农民心平气顺;情绪好,意味着“三农”工作的重大转机;情绪好,更需要我们穿透民生问题的表象,进一步领略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

农民的明天更美好

中央新的“三农”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温暖了广大农民的心,同时也使广大“三农”工作者,感到思想更明,思路更清,劲头更足。

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一直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的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适时推进农村改革的“二次飞跃”。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30多年后的今天,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改革的二次飞跃已成为重要的话题。

增加农民的收入永远是党和政府的牵挂。我们相信,在中央“三农”工作新的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指导下,有创新型经济的强烈推进,有城镇化建设力度的持续增强,还有国家对“三农”不断加大的投入,以及农产品价格合理补偿性的上涨和农民务工收入的趋势性上涨,农民收入的倍增一定能够实现,农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