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万顺江)近年来,市卫生局以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社会监督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积极解决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社会各界和群众提出的问题,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了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健康发展。

坚持常抓整改不放松。该局不断创新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实效,提升卫生行业形象和群众满意度。一是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纠风工作责任制。局党组成员按“一岗双责”职责,负责挂点联系医疗卫生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纠风工作的指导、检查、处理,将工作情况纳入个人述职述廉和年度考核。各医疗卫生单位也将纠风工作责任逐级分解到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实行层层包保制。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执行力。建立局机关考勤制度,每月通报情况;全系统进一步落实24小时行政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上下信息畅通,及时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问题。三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病人投诉处理机制、院务公开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促进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坚持常抓教育不放松。该局一是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进一步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行业精神,塑造医务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全面提高卫生行业服务质量,推动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二是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医务人员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三是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树立“廉洁、自律、公正、诚信”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坚持常抓制度不放松。该局把政风行风建设纳入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以制度管理、用制度约束、靠制度保障的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一是坚持挂牌上岗制度。各医疗单位坚持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努力做到“四个合理”,即: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合理医治,力争做到服务质量高、服务态度好、服务环境优。二是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要求各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熟知医患沟通的目的、内容及重要性,充分给予病人知情权和信息对称权。三是建立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医疗单位出台了《医疗纠纷争议处理程序》,公示投诉处理办公地点、办公电话、办公人员、工作职责等内容。及时受理病人或家属的举报和诉求,并在最短时间内将调查处理结果予以回告。四是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从提升人文服务理念、强化现代服务意识、提高软性服务质量,简化服务流程入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出台医德医风考评办法及奖惩细则,并建立医护人员医德医风档案,将其参加医德医风学习培训、个人表现、考评结果、病人投诉和处理情况等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先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五是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严格执行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试剂集中招标采购,为防止药商搞“二次攻关”,坚持定期召集药商参加“反商业贿赂座谈会”,与他们签订禁止临床促销协议。对医院临床用药实行监控,发现某个药品用量异常偏高,及时采取手段予以调控。六是建立院务公开制度。各医院在门诊大厅和住院结算处公示了药品价格、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住院病人实行“一日清单”,让病人明白当日诊疗费用,以便查询。

坚持常抓监督不放松。该局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严把腐败风险的“查找关”。采取“由下至上、由内到外”的工作方法,通过个人自查、干部互查,领导提议与代表评议,组织审议等形式,广泛查找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风险存在的形式。并围绕岗位权力、权力运行核心找准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的环节,通过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等形式,制订了详细周密的防范措施,将可能存在的岗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以此来规范岗位职责、规范办事程序、规范自身行为,确保岗位清权查险取得实效。二是严把腐败风险的“预防关”。针对本系统领导干部通过自查互查等方式查找出来的风险,逐个进行深层次分析诱发风险的因素、发生的原因和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多角度研究防范风险的方式、方法。根据每个人岗位腐败风险程度的大小,认真填写《干部风险排查表》,实行风险分级、分类防控,分解防控责任,落实防范措施,做到“早预警、早防范”。三是严把腐败风险的“监督关”。组织督查人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所属医疗卫生单位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开展岗位风险自查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整改。通过不定期的现场督查、定期向服务对象发放测评表等方式,实行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纵向监督与横向监督相结合,有效控制和化解干部腐败风险,进一步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