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中华民族很是讲究迎来送往,并把它当做一种礼仪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当做一种尺度来“丈量”人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交范围。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可以承受的条件下,作为睦邻关系、友善亲朋、和谐社会的手段,迎来送往本无可厚非,甚至应当加以倡导。然而,在时下的官场上,当迎来送往已经“沦落”为一种“规矩”、“礼仪”,乃至“表态”的“形式”之后,就成为天下齿冷、社会公愤的怪现状了。
何为迎来送往?就是来的欢迎,走的欢送,形容忙于交际应酬。因此,来而有往的核心是应酬,说白了就是吃请。吃请之风日盛,无异猛于虎也。尤其是在个别官员升迁前后,应酬吃请比老虎厉害百倍。一些“圈内”人士坦言:相互吃请之间,都张着“血盆大口”,一方面吞噬着国家财政和纳税人的钱,另一方面在透支着各自健康的身体。据说,一个不起眼的单位,因为来了个新的“一把手”,十天半月的时间,仅迎来送往的吃请费用就有20多万元。而来来往往的吃请大军,或三五成群,或浩浩荡荡地开来几十人的大队人马,川流不息于乡镇、县区和市直单位之间……就连那些在精力、财力和体力上可以承受的升迁者,也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感叹:这无休止的迎来送往何时是个头啊!
民以食为天。其实,世上本来只有饭而没有“局”,吃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饭局。不知从何时起,官场上出现了一个一边吃喝、一边抱怨吃喝的怪圈。于是,有事要饭局,没事找饭局。中国的社交文化几乎是“饭局文化”;于是,饭局便成了官场的一种生活方式,应酬成为官场的一种生活习性。“以吃会友”、“饭局说话”,走遍天下,谁也不怕!何哉?官场的朋友多呀!
事实上,这是一种变相的贪污腐败,严格地说,大吃大喝花掉公款和以现金方式把公款拿回家,属于同样性质——因为许多的大摆酒席超出了公务活动的必要性,是明目张胆地借公权谋私利的行为。因此,当迎来送往成为一种官场歪风的时候,当公务接待蜕变为一种“泛滥饭局”、“丑恶酒局”的时候,这种来而有往的官场吃请,不但无礼,而且违纪。
本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倡导的是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目的是让人们在清廉的礼尚往来中互通有无、增加情谊、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不知为什么,到了官场上,到了少数“人民公仆”那里,就过犹不及地“发酵”了、变味了,沦落为他们编织网络的工具、拉拢关系的媒介、消遣娱乐的舞台、拍马逢迎的“糖衣”。真不知道这些在迎来送往中侥幸升迁的官员,当他们面对“官帽”升高了、健康下降了的时候,是否还会对扑面而来的饭局感兴趣呢?是否还会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