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娄 辰 寇瑞卿

兴水利,治水患,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记者近日在部分地区采访防汛工作时发现,不少中小河流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当前正是“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这些薄弱环节随时可能酿成堤毁人亡的人间惨剧。

不少地方干部把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归因于地方财力不足。采访中一名防汛一线干部就曾反问记者:“我们这里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支配的财政收入很少,拿什么钱去治理中小河流?”

我国对河流实行分级管理,中小河流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对于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动辄几千万元的治理资金确实是一个难题。

不过,财力不足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面是,兴修水利究竟被地方政府摆在了什么样的位置上。事实上,许多中小河流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治理,除一些官员所强调的财力困难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重视不够、兴趣不大,单等着受灾后向国家伸手。

在江西,计划5年建成的景德镇城市防洪大堤,10年后资金花去了70%,而工程量却完成不到一半,致使当地群众频遭水患。究其原因,不是没钱,而是把钱用在搞景观工程上了。为了继续完成这一工程,地方却又把手伸向了中央,以至于当地群众指责相关部门“原来有钱不实干,现在要干说缺钱”。

更为普遍的情况是,一些地方抱着“等靠要”思想,只做规划,却不行动,一齐把眼睛紧紧盯向中央,把“跑部进厅”、争项目争资金当成最要紧的事,就是不肯行动起来。

对那些财力确实有限的地区,国家已经着手加大投入。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中小河流投入和治理;2009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中小河流整治资金,还做了全国重点中小河流的整治规划;今年7月8日,中央召开水利工作会议,更是提出要加大财力投入,在5年内治理5000条左右中小河流。

但是,也应该看到,水利资金“僧多粥少”,这就决定了地方不能有丝毫“等靠要”的心理,必须在争取中央财力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从长远来说,还应建立一种良性机制,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小河流分级管理中的责任,并建立合理的考评与奖惩制度,奖勤罚懒,破除“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

(新华社济南7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