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一要脚踏实地办小事,不好高骛远。任何一件大事,无不是由若干小的细节和小事构成。能够将小事做好的人,一定能成就大事业,相反,不屑于做小事者也决不能成大事。就领导干部而言,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在各自岗位上扎实努力、认真负责。比如主动当路长、当场长、当园长,带头去整治道路、整治市场、建设游园,在外人看来,这些可能都是琐碎的“小事”,但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构成了创建工作的全局,影响和带动了全市。脚踏实地做小事,就需要领导干部多做少说、做了再说甚至是只做不说。如果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总想着“做大事”,陶醉于夸夸其谈,不屑于做这些小事,那么所谓的大事就会“沙滩流水难到头”,最终一事无成,贻误工作。
二要持之以恒办小事,不半途而废。办好小事,始则易,因为是举手之劳;继则难,因为得时时处处留心;久之又易,因为习惯成自然。就拿阅批群众来信说,我从省商管委当办公室副主任起就坚持看群众来信,这一看就是二十余年。工作日没时间看,我就星期六、星期日看;白天没时间看,我就夜晚带回住处看。久而久之,阅批群众来信就成了一种习惯,要是哪几天的信没看,心里总觉得有啥事没完成。我们从2007年开始实施禁酒令。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难,怀疑能不能坚持下来。但我们就是一以贯之地真督实查、较真碰硬,不仅很好地坚持了下来,而且成为信阳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品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成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做小事,就是要使做小事的理念溶入领导干部的血液,成为大家自觉自愿的习惯。
三要精益求精办小事,不敷衍塞责。小事因其小,常常被人忽视,做起来草草率率、马马虎虎、大而化之。其实,大事是小事的集合,没有小事的质量,就没有大事的辉煌。有许多时候,小事做好了可能不会“功勋卓著”,但做不好却会给全局带来很坏影响,造成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大事”。一颗小小螺钉的松脱,足以引起整个宇宙飞船的爆炸;一个随地一扔的烟头,却可以引起整个森林的大火。因此,做好小事,也需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需要高标准、严要求。比如在村卫生室建设上,我们从图纸设计、建筑施工到统一标识、村医培训,都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而且使村卫生室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越是小事,我们越需要抓细、抓精、抓专,这样才能少走弯路、避免浪费,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四要胸怀全局办小事,不一叶障目。提倡办好小事,并不是否定办大事,而恰恰是要着眼于大业和全局,把大事、小事都办好。去年以来,我先后多次参加信阳红风暴活动,并五次走上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街头,与企业的同志一道卖红茶。在上海卖红茶时,周立波还给我总结了一句话,说我是“专业茶农,业余书记”。一个堂堂的市委书记跑到街头卖红茶,是不是不务正业?有这样疑问的可能会不少。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卖红茶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书记卖红茶,肯定会吸引媒体的注意、读者的眼球,从小处看可以提高信阳红茶的知名度,从大处看有利于扩大信阳红茶的市场、促进茶农增收。这样一想,你就会豁然开朗,乐于上街卖红茶了。胸怀全局做小事,是要求我们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既善于小题大做,又善于大中取小,而不是离开全局的部署去考虑局部的细枝末节,甚至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将每一件小事办好
小事办多了、办足了、办好了,转变领导方式就能够落到实处,转变发展方式就能够收到实效。这些年来,信阳在推进建设、加快转变的进程中,把领导方式的常态变成非常态,用办好每一件小事,来诠释转变领导方式贵在以小见大这个道理。
小茶叶大文章。小茶叶大文章,是卢展工书记给我们提出的很好的理念、很重要的命题。我们大家都躬身来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茶园、深入茶企、深入茶市,做大茶基地,做长茶链条,做强茶品牌,做活茶效益,做深茶文化,用5年时间,把过去信阳2300多年发展的茶园面积翻了一倍还多,茶农种茶收益占到人均纯收入近6成,现在信阳茶产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把茶文章做好了,就是领导方式转变的表现。省委卢展工书记讲,书记、市长去卖茶,卖出了茶农的效益,卖得对、卖得好。这是鼓励我们!领导的鼓励应该变成什么?应该变成我们更好的行动!我们建茶市也好、建茶都也好,每个领导都去爱茶,都去讲茶,都去卖茶,我们的茶文章就做出来了,茶农的效益就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结合就变成现实了。
小鸭子大产业。我们立足发展华英鸭,大力实施“3133”富民工程。为了把这项工程开展好,我一年之内先后十几次下到企业和养殖户中间调研,数次召开现场办公会,问农问企问干部,算大账、算增收账、算长远账,最终打消了各方面的顾虑。“3133”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原来3年的计划,建了700个养殖场,走完了华英20年走过的道路。大家不要小看了小鸭子,小鸭子养好了,它能带动20万人民奔小康,它的意义重大,经济效益很大,民心很大,发展很大。
小信件大民意。我任信阳市委书记以来,已阅批了2万多封群众来信,平均每个工作日近20封。目前全市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阅批群众来信常态化的制度,这种做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肯定。群众来信看起来只是一页两页纸,有时候说的是琐碎事,但它反映的是民生、民苦、民怨、民难和民意。如果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善待每一位群众来访,都认真处理每一封群众来信,很多群众的意愿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民生、民意、民情。把过去你不管的事给管起来,从你常态的“大领导”变成老百姓的贴心人,这就是领导方式的转变。
小路长大示范。在推进六城联创、农村改革等中心工作中,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当路长、当园长、当村长,这些都是最小的“官”,但却是转变领导方式最深入、最典型、最直接的一个抓手。大家当路长、园长、场长,多问一问、多走一走、多看一看,不断督促、不断落实、不断改进,也不断收获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大荣誉。不要小看了这个路长、村长,通过这个职位,领导干部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第一手材料。把这个村建好了、这条路建好了,工作就更实了,人民群众就能从你抓小事的水平中看出你工作的能力,转变领导方式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
小村医大民生。信阳市建了2800多个村医室,村医室虽小,但是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昨天,新华社河南分社的罗社长到固始等县区采访,群众就给他讲,现在是看病在门前,小病不出村,大病有车接。今天早上罗社长还在谈这件事,说事情虽小,但很受老百姓欢迎。前年,我们在建标准村医室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差、一个不能变”的要求,就是因为少了村民不方便,差了标准降低了,变了标志不明显、群众不好辨认。如今,小村医室已成为展示我们领导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窗口。
小村官大作为。卢展工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两基”就是要求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我们针对“双薄弱村”,选派了317名科以上后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他们到农村去真正有职有权。什么职?村支书。什么权?为民干事。通过“第一书记”一年多的工作,选派干部已为所驻村争取项目800多个,到位资金1.7亿元,新修道路600余公里,300多个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年开始,我们已经抓了300多个最好的示范村,如果这300多个“双薄弱村”也都能够赶上来,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我们的村级组织、村级经济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加强。如果我们每一个青年干部都能在这个战场上一显身手,这个小村官就变大了。
把小事看重,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办好,转变的是领导方式,受惠的是人民群众,密切的是干群关系,树立的是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最近,卢展工书记到开封调研时,讲到了共产党员要树立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推动工作的形象和清正廉洁的形象。卢书记讲的“三种形象”怎么理解?我一直在思考。我感到卢展工书记讲的“三种形象”朴实、简明、易懂。过去讲共产党员的形象很大、很远、很高、很虚,卢书记把履职、做事、清廉作为共产党员形象,把虚的讲实了,把远的讲近了,把繁的讲简了,把粗的讲精了,画龙点睛,可亲可敬,润物无声,这就是以小见大。总之,转变领导方式要以小见大,树立党员形象也要以小见大,干工作抓发展都要以小见大。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转出新形象,变出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