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东

水利建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主要靠政府财政投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将水利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抓紧落实。据测算,将一成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水利建设,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将增加投入达7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建设总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

然而,要“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不仅要增加投入,管好用好建设资金,也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环。

首先,要严把立项审批关。由于水利建设投资是无偿的,因此也就成了地方相关部门“争取”的重点。然而,在项目准备和上报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急功近利,为了赶时间、争项目,调查论证肤浅,盲目立项,仓促上报,使得有的项目批准下来,难以按期开工或按进度施工,“资金等工程”、“工程等设计勘察”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部门和项目单位甚至弄虚作假,修饰包装、估计编造可研材料,致使项目上报情况不实,数据失真,结果造成上级批准计划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造成国家投资的严重浪费。此前,荆州就出现过一个炮制“影子工程”骗取200余万工程款的恶例。如何严把立项审批关?譬如,可以在审批地方上报的水利建设项目时,委派社会中介机构亲自到现场调查审核,掌握“真凭实据”,然而再确定具体投资额度。这样可以有效杜绝“影子工程”。

其次,要实行跟踪问效。俗话说,“风雨行旧路”。从近些年洪涝灾害中我们可以看到,受水灾的大多是些老地方。比如说,地处长江与巴水河交汇处不远有一段几公里的河堤,自上世纪70年代修建以来,现在恐怕谁也记不清被洪水冲毁过多少次,只记得每次都是由上级政府从水利建设专款中安排资金重修的。

一些地方屡修屡坏,或者只见投入不见效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一年一度的水利建设,上级政府财政都要安排大量的专款,若遇上洪涝灾害,还有八方支援。可是,我们有些地方对水利建设这个“百年大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口头重视而实不致,管理的方式方法也过于简单。特别是对拨下去的专款“专”得如何,工程修得怎么样,是否挪作他用,关心甚少,以至于出现“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导致水利设施年年修、年年毁,或者成为摆设的让人心痛的局面。上个月,新华社就报道了湖北省浠水县一些村民在大旱天将一条抗旱灌渠部分拆毁的怪事——原来,抗旱渠存在明显设计缺陷,“通过验收”却一直无法启用,成为“摆设工程”。国家投资百余万元打了水漂。

搞好水利建设,需要跟踪问效。政府财政在拨出专款之前,必须认真检查一下历年成灾的原因,灾情的大小,还有必要请水利专家提出具体的根治方法;拨款之后,要求定期“晒晒账本”,追究一下专款“专”得如何,请水利专家评估一下工程效果怎样。对那些或者截留挪用甚至鲸吞建设资金、资金使用效率过低的,进行严厉的问责。如此环环相扣,才能保证钱不会被截留,不会被乱花,钱才能花在刀刃上。(据《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