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哲平

新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信阳杂文选》收入了信阳一批领导干部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有感而发,语言也较活泼,读后获益匪浅。然而我更看好的还是他们能在工作之余静下心来读点书,并亲自动手写点包括杂感一类的文章。由此我想到两千多年前孔子倡导过的“仕而优则学”。

“仕而优则学”见诸《论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它本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也可看做是孔子的观点。它的后半句人们耳熟能详,而前半句常常被人忽略。这句话中的“优”有两个意思。一是“优良”,同“劣”相对;二是充足、有余。“仕”字则有做事、做官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做官有余力就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事,也可以讲为学习好了就当官。当然,这里说的学习,不仅指读书,也应该包括写作。

“仕而优则学”在我党有着优良的传统。党的领袖毛泽东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著作颇丰。陈毅在他的一首《沁园春》中这样歌咏毛泽东:“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手拾来着眼高。”毛泽东为政为文两从容,可谓我党之楷模。他不仅自己读书学习作表率,而且多次号召全党加强学习、多读书,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文章。就是军队干部,毛泽东也要求他们多读书,文武双全。他就曾要求许世友将军把《红楼梦》读上五遍。

然而,“仕而优则学”毕竟只是一种倡导,读书学习只能靠自觉。正如学而优者不一定仕,仕而优者也不一定学。人民论坛杂志社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党政干部读书愿望强烈,但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原因,每周读书3小时以上的仅占受访干部的27.6%。所以现实是愿意而且能做到经常读书学习的干部不是嫌多,而是嫌少。

官风影响民风。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资料表明,我国国民的阅读状况也远远落后于人。去年我国人均年购书在4.9册到5.2册之间,而在发达国家,如欧美,人均年购书16册;北欧更高,为24册。这些数字让人汗颜。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勤劳、智慧的民族,何以在读书学习方面反落后于洋人?作为社会领导层面和中坚力量的干部队伍不应该在这方面给国人起个表率作用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读书学习蔚然成风的民族是可敬的、伟大的民族。因此,无论是从提高干部能力和自身修养还是从增强全民阅读氛围的意义上,我都愿意为那些为政之余或读书看报,或开博写作,或出版个人专著的干部送上掌声和敬意,为“仕而优则学”叫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