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初夏的豫南,处处生机盎然。

进入6月份后,信阳产业聚集区电子产业园内,香港天盈、台湾统玉和深圳泛蓝、东森等10余家大型电子企业仍如比赛一般,建厂房、装设备,调机械、试生产,处处热火朝天。

“外商来投资最怕遇到冷面孔,而信阳上至领导,下到工作人员,经常热心地询问我们有什么难处,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服务。尤其是信阳推行的‘零阻碍’服务,及时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为我们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节省了时间。”来自山东的东信光电科技公司一位负责人在谈到信阳环境服务时竖起了大拇指。

和这位客商一样,一批批外地投资者正是看重了信阳的发展环境,他们带着梦想纷纷来到信阳投资兴业。

投资净土——信阳优化环境诚邀嘉宾!

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在出台21个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信阳实际,继续加大出台和落实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力度,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关于在企业服务年活动中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定,制定了干部作风建设“五禁止”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规定,并把严格落实“五禁止、十不准”规定作为支持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条“高压线”,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公务人员必须遵守。

我市还出台了“一周办结制”,实行“零阻碍”服务等。“一周办结制”,就是要求市政府各部门在办理本级、本部门权限内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以及与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相关联的行政服务、收费事项等行政服务事项时,审批手续必须在一周内无条件办结。对程序简便、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当场办结的,实行即收即办;对程序、条件等相对复杂、不能当场办结的行政服务事项,在一周内无条件办结。这是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行的一个服务措施。

“零阻碍”服务,是指各类企业在到信阳落户、建厂、生产、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依法、简便、高效、廉洁的要求为企业服务,做到涉企服务“零阻碍”,严格防止各类影响企业发展的吃、拿、卡、要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发生。为此,我市去年由市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市法制办、编办、财政、物价和行政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利用5个月的时间再次对现行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行清理,取消、合并、下放了一批项目,并要求市直属各部门所有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必须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不设任何门槛,所有行政审批推行“阳光操作”。

为使这些规定、制度落到实处,切切实实为投资者创造宽松的环境,信阳市纪委监察局成立了3个督察组,常年开展督察工作,对查出的违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的人和事严肃处理,并在全市范围进行通报曝光。同时成立了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督察室,协调处理行政服务事项一周办结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时跟踪“一周办结制”的落实,坚持每季度对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件情况进行督察。对检查发现的审批服务项目窗口和部门两头受理、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服务事项未在行政服务中心收费窗口缴纳的、未落实“一周办结制”等违反行政审批服务规定的所有问题进行督察处理。3年来,全市共查处影响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673起,处理违规人员1544人,其中组织处理1095人,党政纪处分485人,处理违规人员共涉及科级干部400人,处级干部12人。

该市通过实施这些制度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了效率,为投资者打造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让投资者“放心”来投资。

正因为如此,信阳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首届中国创业之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信阳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及羊山新区犹如一片“净土”,信阳的前景就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吸引着投资者。

投资乐土——信阳让投资者尝尽甜头!

我市各县区、各产业集聚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规定,并逐一细化,创新实施办法,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息县整合县委、县政府两办督察室、县纪委优化办效能室、县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督导组职能,成立专门的督察局。息县县委、县政府对县督察局赋予了多项特权,使其拥有参会反馈权、明察暗访权、表扬批评自主权、责成建议权、实绩考核打分权、末位淘汰权、协调调处权等,并重点实施了“三级三色”督察令。对县委、县政府的每项工作决策和部署,该县督察局都逐项进行分解,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领导、最后完成时限,建立督察台账。对于未按时限要求完成督办事项的单位,分别由县主管领导、县纪委书记、县主要领导,下发黄、橙、红“三级三色”督察令。对督察令限定的时间内仍未完成的,分别给予单位主要领导诫勉谈话、党政纪处分、就地免职处理。近年来,息县督察局共下达了黄色督察令27次,橙色督察令1次,这都是针对招商引资项目遇到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目前,该县还没有启动过红色督察令。“三色三级”督察令的实施,使息县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了,环境更优了,风气更正了。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考评中,息县被授予“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考评中,息县名列全市第一,受到了市政府嘉奖。而到息县投资的企业负责人,更是感到有上帝一般的待遇。河南合昌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荣取,谈到在息县投资建厂的事非常感动。2010年年初建厂时,遇到低温多雨的天气,输电设备的安装一度无法进行,后来县督察局派驻了一个督察组,督导建设工期。姚荣取说,“我记得最后一台变压器是在半夜装好的,包括后来试产时的用电调试,督察局的人一直都在这里。”姚荣取感慨地说:“对于企业发展的前景,我充满信心,因为息县的县委书记、县长都说过‘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作为人口大县固始县,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实行“全程委托代办制”,投资者在产业聚集区投资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等业务,由该县督察局、优化办、产业集聚区管理办和招商办全程代办,并由县产业聚集区负责办结。县政府直接引进的重大项目,由县主要领导召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明确主办单位,明确办结时限,所涉及的行政审批等费用由县政府统一解决,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工业项目拖延审批、进行收费、阻碍施工。该县还落实“一站式审批制”,严格执行“一费制”。凡涉及到招商引资项目、工业企业项目的行政审批及收费事项,该县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县优化办每两个月对应进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在现行收费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该县改革涉企收费征管模式,由多头进企征收改为“一口”征收、由多次征收改为集中征收,县政府统一制定收费标准,在文件中予以明确,并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一费制”收缴窗口,凡属“一费制”重点企业,只需按照“一费制”所制定的标准,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将各项费用足额交到县行政服务中心“一费制”窗口,该中心统一代收进入县财政专户后,再拨付给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到实行“一费制”的企业收取任何费用。为使各项承诺一一兑现,该县还建立了“经济110”快速反应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在县城规划区内的,办案人员15分钟到达现场,在乡镇的,办案人员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对违反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进行严查快处,切实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目前,该县“经济110”共受理经济环境投诉案件43起,办结43起,组织处理26人,党政纪处分2人。落户在固始县产业集聚区的台湾光景光电公司、利来针织、集美服饰等企业负责人,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在这里投资事事放心、事事顺心,对企业发展充满希望。

在政策上向投资者倾斜,在工作中为投资者排忧解难。信阳市产业集聚区电子产业园自去年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以来,为使落地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信阳工业城人与时间赛跑提出“决战30天、掀高潮、打硬仗、拼性命、保工期”的口号,从党委成员到一般工作人员,机关140名干部职工、近500名一线工人放弃春节休息时间,吃住在项目一线,执行24小时三班倒工作制,循环作业,夜以继日,每天出动各种机械近百台,从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到今年农历正月初六,电子产业园施工现场处处热火朝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电子产业园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香港天盈、台湾统玉和深圳泛蓝、东森等10余家大型电子企业纷纷进驻园区,总投资近60亿元,涵盖LED液晶电视、蓝光DVD、显示器、3G手机、光电投影仪等电子制造行业。在不久前全省第一次大项目观摩活动中,信阳电子产业园的建设成效得到了省长郭庚茂的充分肯定。

近两年来,信阳市纪委、市监察局、市优化办先后严肃查处了向企业强买强卖,对企业“吃拿卡要”、“四难、四乱”的典型案件30多起,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150多个。

和上述县区一样,浉河区、潢川县、商城县的 “限时办结制”和“全程跟踪服务制”,平桥区、光山县、淮滨县的“一条龙服务制”、“首问负责制”,罗山县、新县及羊山新区、鸡公山管理区、南湾管理区的“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等,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让投资者尝到了甜头,也让信阳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一块“乐土”。

投资热土——信阳正在涌动着发展潮!

与电子产业园相邻的是茶产业园区,文新茶叶公司、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投资1.2亿元和6亿元,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集茶叶及茶产品加工、产品检测、物流配送、销售、研发为一体的新型茶产业园区。目前,信阳工业城在建项目130个。自去年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以来,工业城接待各类投资客商1000多人次,洽谈各类项目300多个,共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270.8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信阳工业城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一股不容忽视的经济增长力量,成为支撑信阳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作为非金属矿储量亚洲第一的上天梯,真正形成产业链、高水平开发利用还是近几年来的事。随着深圳三力星实业有限公司、深圳方浩矿业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入驻,上天梯如凤凰涅槃般发生了历史性剧变,实现了发展历史上第一次飞跃。去年,上天梯管理区承办了世界珍珠岩产业暨第22届中国(信阳)珍珠岩技术交流大会,国内外同行近500人齐聚上天梯,共议珍珠岩产业发展大事。国内行业领先企业深圳安防集团、上海安佳信公司、上海强能公司等纷纷表示愿意前来合作开发。

港中旅(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集团与中国港中旅集团合作组建的合资企业,2010年10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实施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合资公司根据鸡公山总体规划和市场发展需要,以万国文化遗产度假和中国山地休闲养生度假为驱动,投融资人民币30亿元——50亿元,对山顶现有别墅和宾馆进行装修、改造,不断完善山顶旅游休闲设施,增加会议中心、特色高档酒店、餐饮、酒吧、纪念品销售等相关旅游产品配套设施,逐步把鸡公山打造成为国家5A级景区和中国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合资公司总经理许惠临介绍说:“港中旅集团能够与鸡公山成功合作,投资开发鸡公山,主要是因为信阳人的真诚相待、真情服务和激情干事。从集团与信阳人首次接触,到后来的每次实地考察论证,信阳人都是积极对接,周密考虑,真诚相迎,倾情相待,全方位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信阳人的热情、决心和干劲。合资公司成立后,鸡公山管理区又给全区各单位和部门下达指示,要求不讲条件,全力服务合资公司运营开发。信阳领导时刻关注合资公司运营情况,两天一个电话,一天一条短信,问我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些什么。我们感动不已啊!”目前,合资公司正按照“百年基业、十年规划、三年腾飞、当年盈利”的工作计划,和“三年内实现公司收入过亿元、游客近百万”的工作目标,有序地对百幢别墅进行高档装修,对部分别墅和展馆进行布展,对相关酒店进行升级改造,着手游客中心、接待中心和停车场的设施建设。在港中旅(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开发运营下,鸡公山已初见社会效益。今年初夏,鸡公山山花烂漫,彩旗招展,风车旋转,游人如织,呈现出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商城县产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33家,集聚区企业已实现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实现税收2735万元。仅去年,商城县集聚区成功落户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引资额达10.1亿元,累计到位资金4.37亿元。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单位)60多家,去年新建、续建项目22个,完成投资18.6亿元。

2010年,信阳市举办了两次大型招商活动,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近200个,引进资金300多亿元。

不管是在信阳市的中心城区,还是在各县区,处处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发展热潮。这些大企业、大客户纷纷落户信阳,带来了全市经济的大发展,去年,全市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款分别达到1092亿元、1031亿元、1003亿元、1054亿元,全市经济跃上了跨越发展的新起点。

市委书记王铁几年前提出的“让环境成为信阳发展的品牌”的理念,如今已成为信阳广大干部职工值得骄傲的一个话题。

看着这一喜人的局面,几年来一直奔波在工地、企业、审批中心等各个岗位的信阳纪检监察系统干部职工,个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