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法院在市委的领导和市公开办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公开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强化公开意识、搭建公开载体、扩大公开范围、健全公开制度等措施,把中央、省、市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有力地推动了法院工作的发展,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建设魅力信阳提供了良好的司法环境。
强化公开意识 在思想上力求统一
公开是要求。全市法院深刻认识到公开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公开工作,对政务、党务、村务以及法院的审务等公开工作要求非常明确,全市法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贯彻落实。
公开是方法。政务公开是表明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好办法。常言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工作上公开透明,不但能及时消除误会和隔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效果。
公开是形象。敢于公开、善于公开本身就是一种形象。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监督,提高全市法院及广大法官在人民群众中的司法公信力和良好形象。
搭建公开载体 在方式上力求多样
坚持传统的,通过媒体宣传、板报专栏、宣传资料进行公开。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坚持与报纸、电视台联办栏目。与河南电视台、信阳日报、信阳电视台联办“走进法庭”、“法庭内外”栏目,重点宣传全市法院队伍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和司法改革取得的新成果,以及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件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二是坚持与各级纸质媒体加强通联。全市法院仅去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就发表宣传稿件10670篇。三是坚持以开办板报专栏、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手段进行公开。
开发现代的,通过网络、电子屏幕、手机报进行公开。主要通过四种途径:一是坚持办好门户网站。全市两级法院11个门户网站2009年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开通,开办了新闻中心、审务公开、队伍建设、院长信箱、网评法院等栏目,对法院工作实行全方位公开。二是实行裁判文书上网。除了调解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案件等依法不宜公开的案件外,做到应上必上。去年全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5724份,上网率达100%,并列全省法院第一名。三是实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对依法公开审理、群众广泛关注、有宣传教育意义的案件,进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观看到法院开庭实况。三是通过电子屏幕公布案件信息。在开庭前三天将案件当事人、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等相关情况在电子屏幕公开发布,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和群众旁听。四是定期制作手机报。利用短信形式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重点宣传全市法院工作举措、大要案审理以及便民利民措施等,去年以来,已发布手机报20余期。
突出集中的,通过开放日、纪念日等活动进行公开。确定每年5月4日、6月1日、8月1日、9月9日、12月29日为“法院开放日”,全市法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学生、军人及各界群众参观法院、旁听庭审、与法官座谈交流等,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沟通与了解。
强化经常的,通过公开审判、巡回审判方式进行公开。切实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依法公开立案、庭审、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做到应当公开的全部公开。秉承“让法官多走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全市法院积极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下转B3版)
扎实推进公开工作 倾力打造“阳光法院”(上接B1版)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公开开庭、巡回办案,把法庭延伸到人民群众的家门口,组织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邀请镇村干部和广大村民参加旁听,整个审判过程由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监督,不仅增强了庭审的透明度,提高了群众对于案件处理结果认同感,还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服务一方”的效果,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道重要防线。
健全公开制度 在机制上力求创新
建立了审务公开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了立案信访公开制度。全市两级法院均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立案信访窗口,对立案条件、立案结果、诉讼费收费标准、缓减免交诉讼费条件、立案常见的8种法律文书及排期开庭信息等主要内容以制度形式进行公开,便于群众来访、诉讼和监督。二是坚持公开审判执行制度。除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公开审理,所有案件一律公开宣判。庭审活动对公众全面开放,公民不需要预约,持有效身份证件可以随时走进任何一个法庭,旁听任何一个公开审理的案件。实行“阳光执行”,将执行的案件、标的、程序、方式、收费、异议、风险等予以公示或告知。三是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制度。去年10月份全市法院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将量刑纳入庭审程序,控辩双方就量刑充分发表意见,使量刑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四是实行公开听证制度。对矛盾较为集中的重大疑难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公开审查制度。去年以来,对申诉、国家赔偿、减刑假释等案件进行公开听证64件,有力地促进了矛盾化解。
建立了监督公开制度。一是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重大工作部署、重大案件的审理和执行主动向党委、人大汇报。坚持半年向市四大班子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书面报告工作情况。二是扎实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活动。制订了《关于认真开展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的实施方案》,以结对形式联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随时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整改和反馈,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市中级法院被评为全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人大》2010年第22期刊发文章,对信阳法院尊重和重视人大代表的建议并扎实落实工作的做法给予了称赞。三是坚持廉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全市法院对外聘请了145名廉政执法监督员,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拓展公开范围 在内容上力求全面
政务公开上。一是公开法院和法官绩效考评机制。结合实际,逐年修改完善全市法院及法官绩效考评办法及实施细则,科学设定考核指标,重点评价审判、执行工作效果,加强监督管理,积极营造努力向上的工作导向。二是公开干部选用机制。选用干部,执行市委“五个常态化”的要求,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民主测评、综合评定、公示任用的程序。三是公开表彰奖励机制。按照绩效考评及综合考察结果,推荐表彰奖励单位或人选,并进行公示。四是公开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要事项。随时向干警通报法院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要事项,听取意见和建议。五是公开政务保障机制。实行经费支出会签制度,定期公布财务账目。六是公开群众举报投诉机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电子信箱、开办网评法院栏目,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等群众监督渠道。去年受理群众投诉74起,处理违纪干警8人。
党务公开上。严格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以党务公开带动政务公开。出台《党组会研究决定事项提请程序》,对需党组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进行规范。规定对重大事项首先由相关部门出台初步意见,对该意见进行征求意见和建议,条件成熟后提请党组研究决定。召开党组会前,将拟研究的事项事前通报各党组成员,党组会民主讨论,形成决定后,进行公开落实并接受监督,达到了“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效果,确保了干警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落实《支部(党员)公开承诺书》的签订,每个支部、每位党员均签署了公开承诺书。
注重公开效果 在工作上力求促进
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去年全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率达100%,并列全省第一名。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已经成为全市法院推行审判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品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前40天超额完成了省法院规定的目标任务,位居全省法院前列。去年,市中级法院被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表彰为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
推动了工作的发展。通过公开,促进了司法作风的转变,调动了干警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执法规范化。去年在省法院组织的案件评查复查活动中,评查组认定全市法院案件达到“三无”标准,即无重大瑕疵案件、无可能构成违法审判案件、无不合格案件,案件质效进一步提升,发还及改判率同比大幅下降,各项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市中级法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去年被评为全省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单位。
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市法院工作成效持续保持“一升一降”,即群众满意率上升、涉诉信访量下降。去年,全市法院社会公众满意率持续上升,排名继续居全市政法单位首位。同时,涉诉信访量同比明显下降,去年12月6日《光明日报》以“信阳中院着力化解矛盾”为题,肯定全市法院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解决新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