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6月14日电(记者 李 鹏)收完小麦后,用大大小小的粮袋子装上,拉回家垛起来,这是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农民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如今,在该县王庄镇5万亩高产田里,热火朝天的收麦会战正酣,但人们熟悉的用来装小麦的粮袋子却看不到了。
在麦收现场,记者看到,由中鹤集团农机合作社组织的50台收割机和20辆拉粮车来往穿梭。金灿灿的小麦收割后装上拉粮车过秤后,直接被运到中鹤集团纯净粉公司的储粮仓内。农民兄弟不出田间地头就把小麦换成了现钱。
52岁的种粮大户王景田说:“现在俺农民成了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下种的时候,公司送来良种,该管理的时候派来技术员,收获时还统一免费收割。”据介绍,在以高产创建、提高种粮效益闻名全国的鹤壁市,通过农业一体化建设,农业生产已成为当地食品企业加工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浚县王庄镇就是当地最大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中鹤集团的绿色原粮供应基地,公司不仅为农民进行技术管理服务,还免费提供粮食收、售服务。在提供这些服务的同时,公司也保证了原粮的品质,提高了纯净面粉、手工挂面、麦芽糖等产品的质量安全。
成为种粮“甩手掌柜”的上千名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又经中鹤集团的集中培训,绝大部分进厂务工。进料间、加工间、包装间、装卸间里的工人,多数都是过去种地的农民。
在包装车间工作的田小平说:“现在地里挣一份钱,工厂上班挣一份钱,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日子能不好过吗?”摆脱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具有农民、工人双重身份的村民们也讲究起来。为适应农民生活的新变化,王庄镇因势利导,建起了中鹤社区走出了“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建社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子。
据统计,2010年鹤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13元,高出河南省平均水平1290元,同比增加873元,全市农民人均从事非农产业的纯收入达到801元,同比增长13.8%,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