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怎的,一站在阳台的花草前,总是会想起那棵叫不上名的小花,随之小花的景象就在脑海里鲜活起来。
那棵小花,就开在村口拐弯的路旁,也是去池塘的必经之地。因花开在塘次口的下方,所以一般情况下是无人注意的。更何况村里人对村头那棵张扬的桃花,村前那棵恣意的槐花都懒得看一眼,认为那些花就像自己衣物上点缀的饰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但对于我来说,那棵小花是很别致、很有意义的。
说实话起初我并不看好它,因为它过于普通,根本谈不上烂漫和养眼,所以每次路过时都没有过多的在意。
是娘的一次追踪,让我与之结下了深缘。
小花上方的池塘一直是娘的一块心病,对于爱水如命的儿子,她是一筹莫展,只是时不时的到池塘边查看一下,看在池塘里偷着游泳的有没有自己儿子的身影。
还好,娘还没有走近池塘时,就被我的一个同伴看见。结果,我的腿比兔子还快地跑了。可不巧的是,我忘了拿衣,赤条条的我就躲在小花下面的草丛里。
娘不走,我只好在花下呆着,这就有时间看清这棵小花。这是一棵有着七条分枝的小树,每枝上面都顶着淡黄色的花朵,花蕊很小,花瓣很细。可能是有次口下流出的水滋润着,才显得是那么清秀、鲜活和水灵。偶尔有一只蜻蜓飞来,落在上面把它当作了歇脚的地方。只有蜜蜂光顾的时候,才让它颤然地一动,或是像打哈哈般摇晃起来。这时,我不由得上前去深深地闻了一下,哼,还真闻出与众不同的清香呢!
躲过了娘的视察后,我竟喜欢起这棵小花来。每逢路过的时候,总是上前伺弄一番,一致于把它当作小伙伴一样看待。
记得那次起山洪的时候,小花却成了被毁的对象。洪水刚落,我就去了次口,看见次口下方一片狼藉,小花也七零八落。当时我就动了恻隐之心,接着找来一些竹竿等物支起了花枝,没想到第二天小花就鲜艳如初。
娘带着我们一起搬出村子时,我特意来到这棵小花前,很深情地看它两眼,随后小花的印象就定格在脑海之中。
后来,自家的阳台上也种了些花草,可怎么种都种不出新鲜的感觉。有时也会去公园里看看温室养出的花圃,或是去街道中间看那些花树,但都没能激起更多的花趣。
晚上我来到阳台上看月光,突然想起了一句名言:月是故乡的明。是啊!那花该是故乡的鲜了。我想这里面除了最初的感受外,更多还是忘不了对故乡的那片殷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