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夜景。焦汉平 摄

□宗 明 虞 静 洪 波 启 祥

发展无穷期,创新无止境。唯有创新才可突破,只有改革才能超越。

创新机制,改革前行,新县财政局从未停步;改革管理体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新县财政人不懈追求。

经济小县,穷家难当。如何做好生财、聚财、理财大文章,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开源强实力、挖潜增效益、扶持奠实底、精细管理控支出,新县财政运行渐入佳境。

财源丰,财政兴,围绕经济抓财政,新县财政收入和税收连年攀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由2006年7100万元、4547万元,增至2010年的13387万元(全口径收入2亿多元)、9424万元,人均收入、人均税收居全市第一位,税收收入质量居全市八县第二位。

积跬步成千里,汇细流成江河。新县财政局修订、完善20多项制度,理财从粗放到精细,减少资金使用上的跑冒滴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增息增值,审核各类零批报告节约财政资金,清理银行存款化零为整增收,落实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政策,强化土地收益管理,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公务支出零增长……用心挖潜,招招见效,源开水活。

到郑州、进北京,常呼吁、勤汇报,近5年上级32.5亿元各类财政补助资金的注入,使新县发展基础日益坚实。

积累好比针挑土,浪费犹如水推沙,聚财不易,理财求细。“把公家的‘钱袋子’当做自己的才会精打细算。”新县财政局局长龚炳熹对此体会颇深。

先预算,后支出,新县每年年初财政总预算编制的精确性位居全市前列,预算内容细化到单位、到项目,遵循统一性、规范性,增强预算的严肃性、科学性。

控一般,保重点,结合年度财力,适时提高公用经费标准,将县里研究确定的大宗支出项目纳入编制范围,预算资金占整个财力的90%以上,临时追加调整预算事项大幅度减少。

改革必破旧,破旧方立新。改革核算方式,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所有单位财务纳入国库集中收付全覆盖,集中管理,统一支付,杜绝了财政资金违规现象。“十一五”期间财政直接支付比例达73%,历次上级财政、审计检查都对该县会计工作、资金拨付及监管程序等给予充分肯定。

阳光采购,透明支出,最大限度节约财政资金。政府采购范围逐年扩大,招标中公开程序、公正评定、公平竞争,近5年政府采购节支率保持在15%以上。

好钢用在刀刃上,支出效益最大化。专项资金专项管理,在全市率先实行项目资金财政报账制、投资评审制、跟踪问效制、绩效评价制,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评估,控制从严,近5年投资评审率保持在26%以上。

财力之枯,民将劳苦;财力之赢,民将安生。近5年,新县财力日渐丰厚,县域经济突飞猛进,社会秩序安定和谐,成为新县历史上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群众实惠较多的时期。新县精细化管理财政资金,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经验,被省人大、省审计厅在《人大建设》和《中州审计》刊物上进行推广。

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改革创新,激活新县财政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