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5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虽然文章所述皆为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便显得相当“给力”。

“沉没的声音”多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长期以来,弱势群体不仅“声音沉没”,而且面临工作、生活、生存上的诸多困境,在权益保障、权利表达上也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说别的,一纸户口便让亿万农民工梦断城市,由此带来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权益保障上的不平等。

这种现象之所以近乎“固化”,长期难以破冰,除了各种制度性障碍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像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缺乏“话语权”,无论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真正的农民、农民工人大代表屈指可数便是例证),还是社会公共生活,一直是专家、学者、名人等少数精英阶层占主导地位。社会提供给弱势群体权利表达的渠道太少了,乃至许多时候只能通过“跳楼讨薪”、“开胸验肺”、“自焚抗拆”等悲壮的“以身维权”,才能引起关注、得到“表达”。

网络的兴起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权利表达的“革命”,可是,人们显然低估了“精英主导”的强势效应。任志强的博客时常成为各大网站的头版头条,不管他说得对还是错,其“权利表达”却是通畅无阻的。农民工显然难有这样“平等待遇”,笔者曾多次为老乡“工资维权”发帖,但从没有被顶置,关注者也寥寥。而另一个事实是,许多农民工既没有电脑,也没有上网的条件,自然也就谈不上“网络表达”。有人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如果多到贫困者家中看一看,到农村走一走,就会真切感受到这话言过其实了。

权利表达渠道的狭窄,导致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总是被漠视,这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改变这一现实,在笔者看来,首先要畅通弱势群体的权利表达渠道,为他们搭建一个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平台,在这一点上,作为特殊社会公器的媒体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