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成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浉河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试验区建设的要求,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目前,全区规划建设农民新村144个,在建83个,已竣工23个,建成民居5326套,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入住农户3268户,已先期投入建设资金10亿元。

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结合我省开展的百乡千村建设和试验区示范村建设,该区按照城乡总体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不断拉大“两线一带”(即107国道、312国道沿线和环湖路百里茶廊产业带)镇区框架,辐射带动镇区周边乡村农民新村建设。充分贯彻国家土地相关政策,适当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土地占补平衡,确保农民新村建设用地。

政策引导,营造氛围。该区把农民新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主要工作内容,出台《浉河区农民新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农民新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参与,全社会共同支持农民新村建设发展的浓厚氛围。

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该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集中各类项目资金用于农民新村建设,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开展了312国道金牛山至游河新镇区段、信应路107国道至十五里桥段、环湖路、柳谭路、董驼路、杜平路等道路、水、电以及信息网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民新村建设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强化农民新村管理服务措施,将农民新村建设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基础教育相结合,与健全文化娱乐设施相结合,与平安建设相结合,同时,全面落实试验区示范村建设“五件实事”,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民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民主决策,规范管理。该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设计,统一造型,统一外装,统一风格;大力推行“镇村主导,群众参与,企业代建”的农民新村建设模式,加强对承建企业资质审查和管理,签订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施工现场监管。同时将农民新村建设纳入试验区建设当年目标考核,凡未保质保量完成当年新村建设任务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