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浉河区委书记霍勇(左二)在柳林乡党委书记周联环(左一)、乡长金伟(右一)的陪同下检查柳堤新村建设情况。本报记者 孟 磊 摄

□本报记者 孟 磊

近年来,浉河区柳林乡以财政增收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六城联创为抓手,以试验区建设为载体,突出进位争先,自我加压,奋起直追,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闯出了路子、改出了风采,全乡经济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土地流转重实效。该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山林流转上做文章,切实加快林地流转步伐,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施政策咨询、信息提供、规范流转行为等便民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的带头作用,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对连片的乡村集体林场和农户自留山经营权进行流转。

互助合作谋发展。该乡立足优势产业,着眼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了“办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帮农民”的发展态势。重点扶持和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社,在融资、土地、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塘埂村青石岭生态茶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青石岭”茶叶品牌。目前,全乡已组建了昌盛养猪专业合作社、李店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3个专业协会,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比例在30%以上。

金融创新求突破。该乡以“自主经营、互助发展、服务社员、支持三农”为宗旨,使农民获得便利融资服务,实现资金互助。目前,全乡已发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8家,数量居浉河区第一,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

人才带动闯新路。该乡采取“吸、帮、引”的三字方针,做足乡土人才文章,涌现出一批创业先进典型。信阳新蕾幼儿园创办人周锡友女士返乡投资800万元,建成全乡第一所基础设施完备、教学理念先进的高标准幼儿园;龙嘴村青年郭志喜投资600万元开发建设生态茶基地;外出务工青年黄龙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专业户”的运营模式,带动150余家养殖大户走出了一条合作互助壮大发展之路。

社会保障解民忧。该乡采取“以奖代补”、“村医自筹”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在全区率先高标准建成11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成了功能合理、方便快捷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使农民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小钱防大病,方便了农民就医。

文化引领显特色。该乡积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放映数字电影达140场(次);把全乡13个村(街)申报列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完善龙咀、李店、杨堰、马庄等6个村农家书屋,藏书2万册;拥有柳林老街、中原突围旧址等一批旅游资源,发掘古建筑雕刻、民间工艺等一批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36项,整理文字资料2万多字,全面提升了文化品位。

组织创新谱新曲。该乡按照“把支部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的要求,开展“两新”组织建设,成立隆鑫矿业有限公司党支部、驻北京大兴区黄村等10个党支部,成立车站、马庄等6个村党总支,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顺民意、谋民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打基础、促和谐、化解农村矛盾。

城乡统筹促和谐。该乡以镇区为中心,农村小集镇为节点,新农村示范村为基础,其他中心村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城乡发展格局。以华新水泥公司为中心,建设红檀、李店农民新村;以柳林集镇为中心,建设车站、马庄农民新村;以茶叶市场、建材加工小区为中心,规划建设甘冲、柳林农民新村。

该乡党委书记周联环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试验区建设步伐,做好做实“六个放大提升”,通过打造一支团队、增强带动力,强化一种责任、增强内动力,叫响一个口号、增强执行力,创新一套机制、增强驱动力,坚持一流标准、增强创新力,真抓实干,示范带动,力争各项工作进位争先,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事业的新跨越。